时间: 2025-04-30 23:07: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07:46
“从善如登”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跟随善良就像攀登山峰一样”。这个成语比喻做好事、追求道德高尚的行为就像攀登高山一样困难,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物的道德修养或行为准则,强调其高尚和不易。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鼓励他人坚持正直的行为,尽管这可能很困难。在专业领域,如伦理学或道德哲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道德行为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同义词“积善成德”强调通过积累善行来培养道德,而“修身养性”则侧重于个人内在的修养。反义词“为非作歹”和“作恶多端”则指做坏事,与“从善如登”形成鲜明对比。
“从善如登”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道德观念,强调道德行为的艰难和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但其核心意义——追求道德高尚的行为需要不懈努力——始终未变。
在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被视为个人成长的重要部分。因此,“从善如登”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鼓励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行为。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坚持和努力的精神。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应该坚持正直和善良,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都是宝贵的。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师,他总是坚持公正和善良,即使在面对不公和困难时也不放弃。他的行为让我深刻理解了“从善如登”的含义,并激励我在自己的生活中也坚持这一原则。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在人生的山巅,我选择从善如登,
每一步虽艰难,但心怀光明。
想象一个人在崎岖的山路上攀登,背景音乐是激励人心的旋律,这样的视觉和听觉联想可以很好地体现“从善如登”的精神。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limbing the moral high groun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追求道德高尚行为的困难和重要性。
“从善如登”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更是一种生活哲学。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道德选择时,应该坚持正直和善良,尽管这可能很困难。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传达道德和价值观。
如登,喻难;如崩,喻易。
1.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
2.
【善】
(会意,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本义:吉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善,吉也。 、 《汉书·翼奉传》-来者以善日邪时,孰与邪日善时?
【组词】
善时、 善祥、 善征、 善日
3.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4.
【登】
(象形。本义:上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登,上车也。 、 《尔雅》-登,陞也。 、 《礼记·玉藻》-登车则有光矣。 、 《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