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35: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35:48
从戎:字面意思是指加入军队,投身军旅生涯。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放弃平民生活,选择成为军人,参与军事活动或战争。
“从戎”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从”意为跟随或加入,“戎”指军队或战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基本含义保持相对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从戎”常与忠诚、勇敢和牺牲精神联系在一起。在历史上,许多文人士大夫也有从戎的经历,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军事才能的重视。
“从戎”这个词往往让人联想到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激发人们对保卫国家和家园的尊重和敬意。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我没有直接遇到过“从戎”的情况,但我对那些选择从戎保卫国家的人充满敬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从戎报国兮志未酬,英魂永驻兮天地间。”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青年在晨曦中告别家人,踏上征途,背景音乐可能是激昂的军乐,这样的场景和音乐能很好地体现“从戎”的情感和氛围。
在英语中,“enlist”或“join the military”可以对应“从戎”,但这些词汇缺乏“从戎”所包含的历史和文化深度。
“从戎”这个词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描述,它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情感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把握语言的丰富性和历史背景。
1.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
2.
【戎】
(会意。从戈,从十。“戈”是兵器,“十”是铠甲的“甲”。本义:古代兵器的总称。弓、殳、矛、戈、戟为古代五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戎,兵也。 、 《礼记·月令》-以习五戎。 、 《礼记·王制》。注:“军器也。”-戎器不粥于市。 、 《易·同人》-伏戎于莽。 、 《诗·大雅·抑》-弓矢戎兵。
【组词】
戎仗、 戎器、 戎储、 戎钺、 戎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