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3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31:30
词汇“从敌”字面意思是指从敌人那里,通常指的是从敌对的一方或对手那里获取或接受某物。基本含义涉及到与敌对关系的互动,可能包括获取信息、资源或其他形式的交流。
在文学中,“从敌”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角色从敌对角色那里学到或获得某种智慧或教训的情节。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于描述在竞争或冲突中从对手那里获得利益的情况。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或外交,这个词汇可能涉及到情报收集或策略制定。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主要在于强调的关系是敌对的还是一般的竞争关系。反义词则强调的是友好或合作的关系。
“从敌”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结构和含义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和语境有所扩展,但其核心含义保持相对稳定。
在**文化中,“从敌”可能与兵法、策略和智慧相关联,如《孙子兵法》中提到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强调了从敌人那里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这个词汇可能引起一种紧张或警惕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到与敌对关系的互动。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激发一种策略性思维,即如何从不利的情况中获取利益。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有通过观察或学*对手的策略来提升自己技能的经历,这种经历可以被描述为“从敌”。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风暴的中心,我从敌那里学会了风的语言。”
视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战场上的侦察兵或**活动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紧张的背景音乐,如战争电影中的配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earn from the enemy”或“gain from the adversary”,强调从对手那里学*和获取。
“从敌”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涉及到策略性思维和从不利情况中获取利益的能力。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在各种语境中更有效地沟通和表达。
1.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
2.
【敌】
(形声。从攴(pū),啇(dí)声。本义:匹敌;对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敌,仇也。 、 《尔雅》-敌,匹也。 、 《战国策·秦策》。注:“强弱等也。”-四国之兵敌。 、 《国语·楚语》-且夫自敌以下。 、 《国语·周语》-敌国宾至。 、 《孙子·谋攻》-敌则能战之。
【组词】
试看天下谁能敌;敌体、 敌礼、 匹敌、 势均力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