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2:23
词汇“失死”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它可能是一个打字错误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术语。由于缺乏具体的使用实例和广泛的认知,对该词汇的深入分析将受到限制。不过,我们可以从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出发,进行一些基本的探讨。
“失死”从字面上看,可以理解为“失去生命”或“死亡”。然而,这个词组在标准汉语中并不常见,可能需要更多的上下文来确定其确切含义。
由于“失死”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将非常有限。如果它出现在某个特定的文学作品或专业领域中,可能需要具体的文本分析来理解其含义。
由于“失死”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很难提供标准的例句。如果它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可能会有特定的使用场景,例如:
由于“失死”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
在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失死”可能不具有特定的意义或影响,除非它是在某个特定社群或文化中使用的术语。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失死”可能会引起关于死亡的负面情感和联想,因为它涉及到生命的丧失。
由于“失死”不是一个常见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可能非常有限。
在创作中,可以将“失死”用作一个象征性的词汇,代表生命的终结或重大的损失,例如在诗歌中:
由于“失死”涉及到生命的丧失,可能会联想到悲伤的音乐、黑白画面或沉重的氛围。
如果“失死”是一个特定文化或语言中的术语,可能需要具体的跨文化研究来比较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
由于“失死”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对其的理解和应用将非常有限。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词汇的正确使用和含义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于不常见的词汇,需要谨慎对待,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寻求更多的上下文信息。
1.
【失】
(形声。从手,乙声。表示从手中丢失。小篆字形。本义:失掉;丢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在手而逸去为失。”-失,纵也。 、 《易·晋》-失得勿恤。 、 《礼记·礼运》。注:“犹去也。”-故人情不失。 、 《礼记·表记》。注:“失其容止之节也。”-君子不失足于人。 、 《周礼·师氏》。注:“失,失礼者也。”-掌国中失之事。 、 魏泰《东轩笔录》-塞翁失马,今未足悲。 、 《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 、 《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 《孟子·告子上》-此之谓失其本心。
【组词】
失状、 失脱、 失国、 失鉴、 失瞻、 失翁马、 失民、 失本、 失正、 失名、 失合、 失偶、 失鹿、 失道、 失众、 失柄
2.
【死】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死,民之卒事也。 、 《列子·天瑞》-死者,人之终也。 、 《礼记·曲礼》-庶人曰死。 、 《礼记·檀弓》-沁人曰死。 、 《左传·哀公十六年》-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 、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亡何国变,宁南死。
【组词】
死生、 死过、 死限、 死却、 死不残、 死去还魂、 死费尽残、 死数里算帐、 死耗、 死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