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1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1:55
怕死鬼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那些非常害怕死亡的人。这个词汇通常带有贬义,用来形容某人因为过度害怕死亡而显得胆小、懦弱或缺乏勇气。
在不同的语境中,“怕死鬼”可以有不同的使用方式:
“怕死鬼”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怕死”和“鬼”两个词组成。在汉语中,“鬼”常常用来形容某种负面的、不受欢迎的状态或性格。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胆小怕事者的常用词汇。
在中国文化中,勇敢和无畏被视为重要的美德。因此,“怕死鬼”这个词汇在社会中通常带有负面评价,用来批评那些在困难或危险面前退缩的人。
这个词汇通常会让人联想到胆小、懦弱和缺乏勇气的形象。它可能会引起一种轻蔑或不屑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暗示了一个人在面对挑战时的无力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词汇来形容那些在紧急情况下表现不佳的人,或者在讨论勇气和胆量的话题时提及。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风暴的呼啸中,
怕死鬼蜷缩在角落,
勇士挺立,无畏前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胆小的人在面对危险时的表情和姿态。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紧张的呼吸声或颤抖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oward”或“chicken”,它们也用来形容胆小怕事的人。不同文化中对勇气的重视程度不同,因此这些词汇的使用和接受度也有所不同。
“怕死鬼”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一个常用的贬义词,用来形容那些过度害怕死亡的人。它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使用方式,但通常都带有负面评价。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同时也能够更准确地表达对某些行为的看法。
你这个~真没出息。
1.
【怕】
(形声。从心,白声。怕就是怖,“怕”是中古的新字。本义:畏惧)同本义。
【引证】
《广韵》-怕,怕惧。 、 韩愈《双鸟诗》-鬼神怕嘲咏。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
【组词】
惧怕、 害怕、 怕怯
如其,倘。
【引证】
《古今杂剧·关汉卿·拜月亭》-您昆仲各东西,俺子母两分离,怕哥哥不嫌相辱呵?权为个妹!
2.
【死】
(会意。小篆字形。右边是人,左边是“歺”(è),残骨,指人的形体与魂魄分离。本义:生命终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死,民之卒事也。 、 《列子·天瑞》-死者,人之终也。 、 《礼记·曲礼》-庶人曰死。 、 《礼记·檀弓》-沁人曰死。 、 《左传·哀公十六年》-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 、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亡何国变,宁南死。
【组词】
死生、 死过、 死限、 死却、 死不残、 死去还魂、 死费尽残、 死数里算帐、 死耗、 死君
3.
【鬼】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人”字,上面象一个可怕的脑袋(非“田”字),是人们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鬼”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鬼”的字大多与迷信、鬼神有关。本义: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有“灵魂”,称之为“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鬼,人所归为鬼。 、 《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士,此之谓鬼。 、 《易·睽》-载鬼一车。 、 《诗·小雅·何人斯》-为鬼为蜮。 、 《淮南子·本经》-苍颉作书鬼夜哭。 、 《楚辞·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 林觉民《与妻书》-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组词】
鬼伯、 鬼雄、 鬼物、 鬼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