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6:12
“怕羞”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因为害怕或害羞而感到不安或不自在。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在面对他人时,由于担心自己的行为或言语会被评价或嘲笑,从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怕羞”一词在汉语中历史悠久,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其具体表现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
在**传统文化中,“怕羞”有时被视为一种美德,尤其是在女性身上,被认为是温柔和谦逊的表现。然而,在现代社会,过度怕羞可能被视为阻碍个人发展的因素。
“怕羞”一词常常让人联想到脸红、低头、不敢直视他人等形象。这种情感反应可能让人感到同情或理解,因为它揭示了人类共有的脆弱性和对社交评价的敏感性。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感到怕羞,那种心跳加速和手足无措的感觉至今难忘。这次经历让我更加理解那些在社交场合中感到不自在的人。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怕羞”:
月光下的她,怕羞如初绽的花,
轻启朱唇,却不敢直视他的眼。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害羞的女孩低头不语,脸颊泛红。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些轻柔、缓慢的旋律,如古典音乐中的小夜曲,来表达怕羞的情感。
在英语中,“shy”是“怕羞”的对应词汇。然而,不同文化对“shy”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可能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过于害羞可能被视为缺乏自信或社交能力。
“怕羞”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词汇,它揭示了人类在社交互动中的复杂心理状态。通过对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社交焦虑的普遍性,以及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表现和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意图。
1.
【怕】
(形声。从心,白声。怕就是怖,“怕”是中古的新字。本义:畏惧)同本义。
【引证】
《广韵》-怕,怕惧。 、 韩愈《双鸟诗》-鬼神怕嘲咏。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
【组词】
惧怕、 害怕、 怕怯
如其,倘。
【引证】
《古今杂剧·关汉卿·拜月亭》-您昆仲各东西,俺子母两分离,怕哥哥不嫌相辱呵?权为个妹!
2.
【羞】
(会意兼形声。据甲骨文,以手持羊,表示进献。小篆从羊,从丑,丑亦声。“丑”是手的讹变。本义:进献)。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羞,进献也。从羊,羊所进也。 、 《周礼·宰夫》。注:“庶羞,内羞”。按,内羞,房中之羞也。-以式法掌祭祀之戒具,与其荐羞。 、 《周礼·笾人》。注:“荐羞皆进也。”-共其笾荐羞之实。 、 《左传》-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
【组词】
羞豆、 羞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