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8:28
懈劲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放松努力、失去动力或不再坚持的状态。它描述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松懈或体力上的疲惫,通常在长时间的努力或压力之后出现。
在文学作品中,“懈劲”可能用来描绘角色的心理变化,如从积极奋斗到逐渐失去热情。在口语中,这个词常用来形容某人在持续努力后感到疲惫,需要休息或调整。在专业领域,如体育训练或工作管理中,“懈劲”可能指团队或个人在长期高强度工作后效率下降。
同义词中,“松懈”强调的是精神上的放松,而“疲倦”和“乏力”更多指体力上的消耗。反义词中,“奋发”和“努力”强调的是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行动。
“懈劲”一词源于汉语,由“懈”和“劲”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懈”有松懈、不紧张的意思,“劲”则指力量或动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描述精神或体力上放松的词汇。
在**文化中,“懈劲”常常与坚持不懈、勤劳奋斗的传统美德相对立。社会鼓励人们即使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也要保持不懈的努力,因此“懈劲”往往被视为一种需要克服的状态。
“懈劲”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消极的,它让我联想到疲惫和放弃。在表达中,这个词可以用来警示自己或他人不要轻易放弃,要坚持到底。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长时间的学术研究让我感到非常疲惫,几乎到了懈劲的边缘。但最终通过调整计划和休息,我重新找回了动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懈劲”:
在漫长的旅途中,
我曾感到懈劲,
但心中的火焰,
从未真正熄灭。
视觉上,“懈劲”可能让我联想到一个疲惫的人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周围是安静的房间。听觉上,可能是轻柔的呼吸声和偶尔的叹息。
在英语中,“懈劲”可以对应为“lose steam”或“slack off”,这些表达也传达了类似的放松或失去动力的意思。
通过对“懈劲”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在持续努力中保持动力的重要性。这个词提醒我,在面对挑战时,即使感到疲惫,也要找到方法重新激发自己的热情和动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状态。
1.
【懈】
(形声。从心,解声。本义:松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懈,怠也。 、 《孝经》-夙夜匪懈。 、 《淮南子》-为民兴利除害而不懈。 、 诸葛亮《出师表》-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组词】
懈懈、 懈厥操觚、 懈忒、 懈沮、 懈意
2.
【劲】
(形声。从力,巠声。本义:强劲有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劲,彊也。 、 《字林》-劲,强也。 、 《礼记·乐记》-廉直劲正庄诚之音作。 、 《战国策·宋策》-夫梁兵劲而权重。 、 《列子·说符》-孔子之劲。 、 《淮南子·说林》-弓先调而后求劲。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良将劲弩守要塞。 、 《战国策》-天下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风力虽尚劲。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此劲敌也。
【组词】
刚劲;劲弩、 劲酒、 劲节、 劲武、 劲猛、 劲兵、 劲卒、 劲勇、 劲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