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5:41
词汇“[圬工]”是一个较为专业的术语,主要在建筑和土木工程领域中使用。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圬工”字面意思是指用泥土、石块等材料进行建筑或修补的工作。在建筑领域,它特指使用泥土、石灰、砂浆等材料进行的砌筑工作,包括砌墙、抹灰等。
“圬工”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圬”指的是用泥土涂抹或修补,而“工”则指工人或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在建筑领域中被保留并沿用至今。
在**传统文化中,圬工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手工艺,代表着建筑工人的技艺和辛勤劳动。在现代社会,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圬工的工作内容和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提到“圬工”,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辛勤劳动、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对传统工艺的尊重。这个词汇可能会唤起对建筑工人辛勤工作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曾经参与过建筑或装修工作,可能会对“圬工”这个词汇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例如,亲自体验砌墙或抹灰的过程,会让人更加尊重这一职业。
在诗歌中,可以将“圬工”融入描述建筑工人的辛勤和技艺:
晨曦中,圬工的锤声响起,
泥土与石块,构筑着城市的脊梁。
汗水滴落,砌筑着希望,
每一块砖,都是坚韧的诗行。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圬工在砌墙的场景,泥土、石块和工具的摆放,以及工人的专注神情。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锤击石块的声音和砂浆搅拌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职业和工艺可能有不同的称呼,但都代表着建筑工人的技艺和辛勤工作。例如,在英语中,可能使用“mason”或“bricklayer”来描述类似的工作。
通过对“圬工”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建筑领域的专业术语,以及建筑工人的辛勤工作和技艺。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文化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尊重。
1.
【圬】
(形声。从木,亏(yú)声。“亏”即古“于”字。本义:抹子,涂墙的工具)镘子,泥瓦工人用来涂抹墙的抹子。
【引证】
《战国策·赵策》-豫让刃其杇。
【组词】
圬人
抹墙。
【引证】
韩愈《圬者王承福传》-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
【组词】
圬墁(镘)(涂饰墙壁,粉刷)
2.
【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 、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