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05: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5:46
“意味着”是一个动词短语,用于表示某事物代表、暗示或具有某种含义。它通常用来解释或阐明一个概念、符号、行为或**的深层含义或后果。
“意味着”源自英语单词“mean”,意为“意指”或“意味着”,在中古英语中写作“mēnen”,源自古英语的“mǣnan”,意为“提及”或“意味着”。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意味着”的使用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强调直接沟通的文化中,人们可能更倾向于明确表达,而在强调含蓄沟通的文化中,人们可能更多地依赖“意味着”来传达深层含义。
“意味着”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需要深入思考和解读的情境,有时可能带来一种神秘或复杂的感觉。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意味着”来解释我的行为或决策背后的原因,帮助他人更好地理解我的意图。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意味着”来创造多层次的含义,例如:
夜空中最亮的星,意味着希望与梦想的指引。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夜晚星空的图像,星星闪烁,引发对“意味着”的视觉联想。听觉上,柔和的音乐可能与“意味着”带来的深思和情感共鸣相匹配。
在不同语言中,如西班牙语的“significa”或法语的“signifie”,都与“意味着”有相似的含义和用法。
“意味着”是一个重要的词汇,它帮助我们表达和理解复杂或深层的含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和灵活运用“意味着”可以增强沟通的深度和准确性。
1.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
2.
【味】
(形声。从口,未声。本义:滋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味,滋味也。 、 《周礼·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 《鹖冠子·泰录》-味者,气之父母也。 、 《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 、 《吕氏春秋·察今》-一镬之味。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其味皆苦。 、 、
【组词】
味如嚼蜡、 入味、 味口、 味欲、 口味
3.
【着】
(着为著的俗字)。
穿。
【引证】
《资治通鉴》-恂常私着胡服。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二刻拍案惊奇》-说着了小服,从西门进来了。
【组词】
着衣、 着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