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1:3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1:39:21
意味索然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意味”指意义或趣味,“索然”表示空洞或无味。结合起来,这个成语形容事物缺乏意义或趣味,让人感到无聊或不感兴趣。
“意味索然”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由“意味”和“索然”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古代汉语中,“索然”已有表示空洞、无味的含义,而“意味”则指意义或趣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人们重视事物的内涵和趣味性。因此,“意味索然”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事物质量的评价标准,即内容是否丰富、有趣。在社会交往中,这个成语也常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失望或不满。
使用“意味索然”这个成语时,往往会带有一种失望或厌倦的情感。它让人联想到无聊的会议、乏味的书籍或无趣的对话,这些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试图避免的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意味索然”来形容一次无聊的聚会或一部评价不佳的电影,以此来表达我的不满和失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月光洒落,意味索然,
星辰黯淡,无言以对。
夜风轻拂,心事重重,
梦回往昔,情何以堪。
视觉上,“意味索然”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幅色彩单调、构图乏味的画作。听觉上,它可能让人想到一段单调、无变化的旋律,缺乏情感的起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sipid”或“bland”,它们也有缺乏趣味或刺激的含义。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对“意味索然”的理解和感受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反映了人们对事物质量的共同期待。
“意味索然”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常用的表达,用来形容事物缺乏趣味或意义。它在不同的语境中都有应用,能够准确地传达人们的失望和厌倦情绪。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有助于丰富我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今世庸吏不足道,能吏往往以有余自夸,不知余而必尽,意味索然。
可是起初原是逢场作戏,或尚不伤廉惠;以后居然有了价格,便觉~了。
1.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
2.
【味】
(形声。从口,未声。本义:滋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味,滋味也。 、 《周礼·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 《鹖冠子·泰录》-味者,气之父母也。 、 《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 、 《吕氏春秋·察今》-一镬之味。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其味皆苦。 、 、
【组词】
味如嚼蜡、 入味、 味口、 味欲、 口味
3.
【索】
(会意。意为用绳子把木头束起。于省吾认为是绳索。本义:大绳子)。
同本义 。后泛指各种绳索。
【引证】
《说文》-索,草有茎叶可作绳索。 、 司马迁《报任安书》-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 《列士·天瑞》-鹿裘带索,鼓琴而歌。 、 《后汉书·段颍传》-追讨南度河,使军吏田晏、夏育慕先登,悬索相引。复战于罗亭,大破之。 、 《诗·豳风·七月》-昼尔于茅,宵而索綯。
【组词】
索苇、 索头、 索桥
4.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引证】
《说文》-然,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