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2:56: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2:56:47
意味(いみ)是一个日语词汇,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包括:
意味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同义词:
反义词:
意味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汉语的“意”和“味”,分别表示“心意”和“味道”。在日语中,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意味”,逐渐演变为表示事物的含义或意义。
在日本文化中,意味常用于强调事物的深层含义或象征意义,这与日本文化中重视细节和隐含信息的特性相符。
意味这个词给人一种深思熟虑的感觉,常用于需要仔细思考或解读的情境。它让人联想到需要深入理解或探索的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意味来解释复杂概念或帮助他人理解某些抽象或深奥的内容。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意味来增强诗句的深度和多义性:
月光下的意味,
是夜的沉默,
是星的低语。
意味可以联想到深邃的夜空或静谧的图书馆,带来一种沉思和探索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在英语中,意味可以对应为“meaning”或“implication”,但“意味”在日语中更强调深层的含义和隐含的意义。
意味是一个多功能的词汇,不仅用于日常交流,还广泛应用于文学、哲学和专业领域。它帮助我们理解和表达事物的深层含义,是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
2.
【味】
(形声。从口,未声。本义:滋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味,滋味也。 、 《周礼·疾医》-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 《鹖冠子·泰录》-味者,气之父母也。 、 《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 、 《吕氏春秋·察今》-一镬之味。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其味皆苦。 、 、
【组词】
味如嚼蜡、 入味、 味口、 味欲、 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