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3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35:14
词汇“凝津”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特定领域或特定语境下的术语,或者是某个方言中的词汇。由于其不常见,我们将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凝津”的字面意思可能与“凝结”和“津液”有关。在中医学中,“津液”指的是人体内的液体,如唾液、汗液等,而“凝”则有凝结、凝聚的意思。因此,“凝津”可能指的是津液的凝结或凝聚状态。
由于“凝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中医学中,它可能用于描述津液的病理状态,如津液凝结导致的疾病。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液体的凝固状态,或者比喻某种情感或思绪的凝聚。
由于“凝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凝”和“津”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于特定领域的描述。
在中医文化中,津液的概念非常重要,涉及到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因此,“凝津”可能在中医学中有特定的意义和应用。
“凝津”可能给人一种沉重、凝固的感觉,可能联想到寒冷、僵硬或停滞不前的状态。
由于“凝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冬日的寒风,凝津了湖面的波纹,一切静止,仿佛时间也被冻结。”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被冰封的湖面,晶莹剔透,静谧无声。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缓慢、沉静的乐曲,来表达凝津的氛围。
由于“凝津”不是一个常见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明确。
“凝津”作为一个特定语境下的词汇,可能在中医学或特定文学作品中有其独特的应用。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深入理解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在日常表达中,虽然不常用,但了解其含义和用法可以丰富语言的多样性。
1.
【凝】
(会意。古冰字,从水,从疑。疑,止也。疑亦声。本义:结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凝,水坚也。 、 《广雅》-凝,定也。 、 《诗·卫风·硕人》-肤如凝脂。 、 《考工记》-凝土以为器。 、 《礼记·乡饮酒义》-天气严疑之气。 、 枚乘《七命》-霜锷水凝。 、 唐·岑参《走马川行》-幕中草檄(xì)砚水凝。
【组词】
凝寒、 凝冰、 凝雨、 凝涸、 凝霜
2.
【津】
(会意。金文字形,从舟,从淮。“淮”表示淮水。泛指一般的河流。船停泊在河旁,用来渡河。本义:渡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津,水渡也。 、 《书·禹贡》-又东至于孟津。 、 《水津注·河水》注-自黄河泛舟而渡者,皆为津也。 、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望五津。 、 《论语·微子》-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组词】
津梁、 津人、 津门、 津吏、 津主、 津要、 津逗、 津逮、 津亭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