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3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33:38
审官院:在古代中国,审官院是负责选拔和考核官员的机构。它通常隶属于中央政府,负责监督官员的品德、能力和政绩,以确保政府机构的有效运作。
文学:在历史小说或古装剧中,审官院可能被描述为一个充满权力斗争和政治阴谋的地方。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审官院可能被提及作为对现代公务员系统或人事管理的一种比喻。 专业领域:在历史学或政治学领域,审官院的研究可能涉及其组织结构、运作机制和历史影响。
同义词:吏部、考功司(古代中国负责官员考核的部门) 反义词:无(因其特定历史背景,难以找到直接反义词)
词源:审官院一词源于古代中国的官僚体系,其中“审”意为审查、考核,“官”指官员,“院”表示机构或场所。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审官院的职能和结构可能会有所变化,但其核心职责——选拔和考核官员——始终未变。
意义和影响:审官院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确保了政府的稳定运作,还影响了官员的个人命运和社会地位。
情感反应:提到审官院,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中国的官僚体系和权力结构,以及与之相关的政治斗争和道德考验。 联想:审官院可能让人想到古代官员的选拔过程,以及那些通过严格考核脱颖而出的优秀官员。
经历或故事:在阅读历史书籍时,我曾了解到审官院在古代中国的重要性,这让我对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诗歌:
在审官院的深墙内,
官员们日夜考核,
品德与能力,
决定着他们的未来。
视觉联想:审官院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建筑的庄严和宏伟,以及官员们严肃的工作场景。 听觉联想:可能会有官员们讨论政事的低语声,或是考核时的严肃氛围。
比较:在其他文化中,类似审官院的机构可能包括英国的文官制度或日本的官僚体系,它们都有选拔和考核官员的机制。
理解:审官院是古代中国官僚体系中的一个关键机构,它体现了古代中国对官员选拔和考核的重视。 重要性:了解审官院的历史和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以及这些结构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1.
【审】
(会意。从宀番。宀房屋。番,兽足。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简体字从宀申声。本义:详究;考察)。
同本义。
【引证】
《荀子·非相》-审,谓详观其道也。 、 《吕氏春秋·察传》-闻而审,则为福矣。 、 《吕氏春秋·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
【组词】
审时、 审物、 审形、 审决、 审机而行、 审别、 审势
2.
【官】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宀”(mián), 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本义:官吏,官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官,吏事君也。 、 《礼记·明堂位》-有虞氏官五十,夏后氏官百,殷二百,周三百。 、 《礼记·王制》-任官然后爵之。 、 《礼记·曲礼》-在官言官。 、 《礼记·祭法》。注:“官师:中士、下士也。”-官师一庙。 、 《左传·襄公九年》-举不失选,官不易方。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 、 《聊斋志异·促织》-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组词】
文官;武官;京官;地方官;清官;贪官;军官;教官
3.
【院】
(形声。从阜(fù),完声。“阜”是土山,与土、建筑有关。本义:庭院,院子。房屋围墙以内的空地)。
同本义。
【引证】
《广雅》-院,垣也。 、 《玉篇》-院,周垣也。 、 《增韵》-有垣墙者曰院。 、 汉·司马光《西江月》-深院月明人静。
【组词】
前院;后院;深宫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