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1:4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1:42:00
词汇“凝固”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
“凝固”是一个动词,字面意思是指液体变为固体,通常是由于温度降低或化学变化导致分子结构变得稳定而不再流动。基本含义可以扩展到比喻意义,表示思想、情感或状态的固定或僵化。
“凝固”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由“凝”和“固”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凝”常用来表示凝聚、凝结,而“固”表示坚固、固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凝固”。
在文化中,“凝固”常被用来象征时间的停滞或情感的冻结,这在许多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中有所体现。在社会背景中,它也可能用来描述某种社会状态或观念的僵化。
“凝固”这个词给人一种停滞不前、无法流动的感觉,可能引发对寒冷、僵化或死亡的联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凝固”来形容食物的保存状态,或者在描述某种情感或状态的持久不变时使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时间凝固在那一刹那,爱的誓言如冰晶般永恒。”
在英语中,“凝固”可以对应为“solidify”或“freeze”,在不同文化中,这个词的基本含义相似,但比喻意义和使用场景可能有所不同。
“凝固”这个词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应用,不仅描述了物质状态的变化,也常用于比喻,表达情感或状态的固定。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多重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和生动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1.
【凝】
(会意。古冰字,从水,从疑。疑,止也。疑亦声。本义:结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凝,水坚也。 、 《广雅》-凝,定也。 、 《诗·卫风·硕人》-肤如凝脂。 、 《考工记》-凝土以为器。 、 《礼记·乡饮酒义》-天气严疑之气。 、 枚乘《七命》-霜锷水凝。 、 唐·岑参《走马川行》-幕中草檄(xì)砚水凝。
【组词】
凝寒、 凝冰、 凝雨、 凝涸、 凝霜
2.
【涸】
(形声。从水,固声。本义:失去水而干枯)。
同本义。
【引证】
《尔雅·释诂》-涸,竭也。 、 《礼记·月令》-仲秋之月…水始涸。 、 《吕氏春秋·慎大》。注:“涸,枯也。”-商涸旱。 、 陆机《文赋》-兀若枯木,豁若涸流。
【组词】
涸辙、 涸泽、 涸流、 涸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