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3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32:35
审定:这个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审”意味着仔细检查、评估,而“定”意味着确定、决定。因此,“审定”的基本含义是指经过仔细检查和评估后做出决定或确认某事。
“审定”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周礼·天官·冢宰》中提到“审定其法”,意为仔细审查并确定法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涵盖了更多的领域和语境。
在**文化中,审定常常与权威和正式性联系在一起,因为它涉及到对重要事项的最终确认。在社会和组织中,审定通常是一个正式的过程,需要经过多个层级的审查和批准。
审定这个词给人一种严谨和正式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细致的工作流程。在个人层面,审定可能引发对权威和责任的思考。
在我的工作中,我经常需要审定各种文件和报告,确保它们的内容准确无误。这个过程虽然繁琐,但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审定”:
在文字的海洋里,我审定每一句,
如同船长审定航向,不容一丝偏差。
审定可能让人联想到办公室里严肃的氛围,文件堆叠如山,人们在认真地审查和讨论。视觉上,可能是整齐排列的文件和专注的面孔;听觉上,可能是键盘的敲击声和低沉的讨论声。
在英语中,“审定”可以对应为“approve”或“validate”,但这些词在语境和细微差别上可能有所不同。例如,“approve”更侧重于正式批准,而“validate”则更侧重于验证有效性。
审定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涉及到语言的准确性,还涉及到责任和权威的体现。通过对审定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在不同语境中准确使用这个词,并理解它在社会和文化中的重要性。
1.
【审】
(会意。从宀番。宀房屋。番,兽足。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简体字从宀申声。本义:详究;考察)。
同本义。
【引证】
《荀子·非相》-审,谓详观其道也。 、 《吕氏春秋·察传》-闻而审,则为福矣。 、 《吕氏春秋·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
【组词】
审时、 审物、 审形、 审决、 审机而行、 审别、 审势
2.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