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0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5:11
词汇“拈花弄柳”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典文学,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拈花弄柳”字面意思是指轻轻地摘取花朵,摆弄柳枝。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轻浮、不庄重,特别是指男性对女性的轻佻态度。
“拈花弄柳”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宋代文学作品中,后来逐渐被广泛使用,成为描述轻浮行为的常用语。
在**传统文化中,男性的行为被期望是庄重和有礼的。因此,“拈花弄柳”这个成语反映了社会对男性行为的一种负面评价。
这个成语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尊重和轻视他人的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某人行为轻浮,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表达不满或批评。
在创作中,可以将“拈花弄柳”融入到描述人物性格或场景的句子中,增加文学色彩。
结合古典音乐和古代绘画,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所传达的意境和情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lirting”或“playing the field”,但这些表达没有“拈花弄柳”所包含的文化和历史深度。
“拈花弄柳”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也是了解*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一个窗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思想和情感。
绿鬓仙郎,懒拈花弄柳,劝酒持觞。眉颦知有恨,何事苦相防?
小姐好好的~,不知因甚病了。
1.
【拈】
(形声。从手,占声。本义:用指取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拈,揶也。 、 《广雅》-拈,持也。 、 《列子·汤问》。注:“拈,指取物也。”-女何蚩而三招子。 、 《三国演义》-我二人拈阄,拈着的先去。
【组词】
拈毫、 拈团儿、 拈撮、 拈周试晬、 拈酒
2.
【花】
同本义。
草木花的总称。
【引证】
《汉书·张衡传》。注:“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百卉含蘤。 、 杜甫《北征》-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 、 白居易《买花》-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组词】
花洞、 花石纲、 花朝日、 花魂、 花相、 花酒、 花气、 花经、 花历、 花口
3. 【弄】
4.
【柳】
(形声。从木,丣(yǒu)声。本义:木名。枝条柔韧。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垂柳、旱柳、杞柳等)。
同本义 ,柳属的一种落叶乔木或灌木,枝细长下垂,叶狭长,其中多种有重要经济用途,如作木材,编篮用柳条,或树皮用于鞣皮,其中少数(如白柳和垂柳)为观赏遮荫树木。
【引证】
《说文》-桺,小杨也。 、 《诗·齐风·东方未明》-折柳樊圃。 、 《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组词】
柳花、 柳黄、 柳陌花街、 柳绿、 柳眼、 柳下、 柳火、 柳市、 柳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