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5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7:37
是非场 这个词汇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一个充满争议和辩论的场合或环境。字面意思是指一个地方,其中“是”和“非”(即正确与错误)的界限模糊,人们在这里进行激烈的讨论和争论。
在文学作品中,“是非场”可能被用来形容一个政治斗争激烈的环境,如官场或新闻界。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描述家庭或朋友间的争执。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哲学,它可能指代一个需要深入分析和辩论的复杂问题。
“是非场”这个词汇源自**古代的哲学和道德讨论,特别是在儒家思想中,“是”与“非”是重要的道德判断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描述任何形式的争议和辩论。
在**文化中,“是非场”常常与道德判断和正义感联系在一起。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可能与政治斗争、社会问题或个人关系中的冲突相关联。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紧张和警惕,因为它通常与冲突和争议相关。联想可能包括法庭、辩论赛或家庭争吵。
在我的生活中,我尽量避免陷入是非场,尤其是在工作环境中,我更倾向于寻找共识和合作,而不是争论和对抗。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是非场的边缘,我寻找着和平的绿洲,远离那无尽的争论和喧嚣。”
视觉上,“是非场”可能让我联想到一个充满紧张气氛的会议室,人们激烈地争论。听觉上,可能是嘈杂的辩论声和抗议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attleground of opinions”或“arena of disputes”,虽然这些表达没有“是非场”那样直接地涉及到道德和是非的判断。
“是非场”这个词汇在中文中是一个非常有力的表达,它不仅描述了一个物理或概念上的场所,还反映了人们对于正确与错误的追求和争论。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帮助我更好地处理和表达复杂的观点和情感。
1.
【是】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是,直也。 、 《礼记·玉藻》。疏:“谓正也。”-而疑是精粗之体。 、 《易·未济》-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2.
【非】
(指事。金文作“兆”,像“飞”字下面相背展开的双翅形,双翅相背,表示违背。本义:违背;不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非,违也。从飛,下翅取其相背也。 、 《礼记·檀弓》。皇氏注:“不也。”-非刀匕是共。 、 《礼记·礼运》。注:“犹失也。”-非礼也。 、 《世说新语·简傲》-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组词】
非常异义、 非度、 非道、 非德、 非理
3. 【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