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2:43
瓦解土崩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瓦片破碎,土块崩塌”,比喻事物的崩溃或组织的解体,通常用来形容局势或结构的彻底崩溃。
瓦解土崩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形象地描述了建筑物或土堆的崩溃。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扩展到比喻任何形式的崩溃或解体。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政治、军事或社会的重大变化,反映了人们对稳定和秩序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强烈的崩溃感和无力感,常与失败、绝望和混乱联系在一起。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某个项目的失败或某个团队的解散。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却在黎明前瓦解土崩。”
想象一座古老的城堡在战争中瓦解土崩,伴随着轰鸣声和尘土飞扬的画面。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llapse”或“fall apart”,但“瓦解土崩”更强调崩溃的彻底性和灾难性。
瓦解土崩 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崩溃,也深刻地反映了社会和心理层面的崩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强有力的比喻工具,能够生动地传达崩溃和解体的概念。
使吴失与而无助,跬步独进,瓦解土崩,破败而不救。
或假元世为名,或托香车为号,由是天下~。
1.
【瓦】
用瓦覆盖;铺瓦。
【引证】
《急就篇》-瓦屋梁。
2.
【解】
兽名。
【引证】
《太玄·难》。注:“獬豸者,直兽也。”-角解豸终。
【组词】
解豸
官署,官吏办事的地方。
【引证】
《韩非子》-事私门而完解舍。
【组词】
解舍
3.
【土】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土块,下象地面。金文中空廓变填实,小篆又变为线条。本义:泥土,土壤)。
同本义。沉积于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潮湿时称泥土,地质学上称土壤。
【引证】
《说文》-土,地之吐生物者也。 、 《易·彖传》-百谷草木丽乎土。 、 《书·禹贡》-禹敷土。 、 《周礼·大司徒》-辨十有二土之名物。 、 《孟子·离娄》-君之视臣为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 《列子·汤问》-焉置土石。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不若燔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土膏微润。
4.
【崩】
(形声。从山,朋声。本义:山倒塌)。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成公五年》-梁山崩。
【组词】
山崩地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