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4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43:20
瓮中之鳖 的字面意思是“鳖在瓮中”,比喻陷入困境,无法逃脱的人或事物。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物处于一个无法逃脱或改变的境地。
瓮中之鳖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瓮中之鳖,不可得而食也。”原意是指鳖在瓮中无法逃脱,后来逐渐演变为比喻人陷入无法逃脱的困境。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困境中的无奈和无助,反映了人对命运和困境的深刻认识。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同情和无奈。它让人联想到被困在狭小空间中的无助感,以及面对无法改变的命运时的绝望。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经在一次旅行中迷路,感觉自己就像瓮中之鳖,无法找到出路,那种无助感至今难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我如瓮中之鳖,思绪万千,却无处可逃。”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鳖被困在一个小瓮中,无法伸展四肢;听觉上,可以联想到被困者的叹息声和无助的呼救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aught in a trap”或“cornered”,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表达了陷入困境、无法逃脱的意思。
瓮中之鳖 这个成语深刻地描绘了人在困境中的无助和无奈,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生活中的困境和挑战。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经历,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这几个小南蛮,只算得个~,不消费得僧家大刀,管教他一个个束手就缚。(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六回)
1.
【瓮】
(形声。从瓦,公声。本义:陶制盛器,小口大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罋,汲缾也。 、 《广雅·释器》-瓮,瓶也。 、
2.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鳖】
(形声。从鱼,敝声。本义:甲鱼,一种爬行动物,俗称“团鱼”) 同本义 属于龟鳖目、鳖科,中国特产的一种软壳水龟,分布于中国南北各地,多栖于池沼、河沟、稻田中,肉味鲜美,一般认为是补品。
【引证】
《墨子·公输》-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