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5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56:28
瓦鸡陶犬: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用泥土做的鸡和狗”,比喻无用之物或无能之辈。它源自《庄子·外物》中的故事,讲述一个用泥土做的鸡和狗,虽然形似,但实际上毫无用处。
在文学作品中,瓦鸡陶犬常用来讽刺那些外表华丽但实际无用的人或物。在口语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徒有其表,没有实际价值。在专业领域,如艺术评论中,它可能用来批评那些形式主义的作品。
同义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绣花枕头;花瓶 反义词:真才实学;实质内容;内在价值
瓦鸡陶犬源自《庄子·外物》,庄子通过这个故事强调了形式与实质的区别。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各种语境,强调外表与内在的不一致。
在文化中,瓦鸡陶犬**反映了对于实质和形式的重视。社会普遍认为,无论外表如何,最终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其实质内容。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失望和无奈的感觉,因为它揭示了外表与内在的不符。它让人联想到那些看似美好但实际上无用的东西,引发对于真实价值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产品,它们的设计和包装非常吸引人,但实际使用起来却非常糟糕,这些都可以用瓦鸡陶犬来形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瓦鸡陶犬,徒有其表,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世人多被外表迷惑,
不知实质,才是真宝。
想象一个展览,里面摆满了各种精美的陶瓷制品,但仔细一看,它们都是无法使用的装饰品。这种场景让人联想到瓦鸡陶犬,带来一种视觉上的失望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ll fur coat and no knickers”,意思是指外表华丽但内在空洞。这种表达在西方文化中也用来批评那些只注重外表而不注重实质的人或物。
瓦鸡陶犬这个词汇深刻地揭示了外表与内在的不一致性,提醒我们在评价事物时要注重实质而非仅仅外表。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对于无用之物的批评和失望。
夫陶犬无守夜之警,瓦鸡无司晨之益。
1.
【瓦】
用瓦覆盖;铺瓦。
【引证】
《急就篇》-瓦屋梁。
2.
【鸡】
(形声。从鸟,奚声。本义:家禽名。雄鸡可以报晓) 鸟纲雉科家禽,品种很多,喙短锐,有冠与肉髯,翅膀短,尤指普通家鸡(Gallus gallus)。
【引证】
《说文》-雞,知时兽也。从隹,奚声。籀文从鳥。 、 《汉书·五行志》-雞者,小兽,主司时起居人。 、 《礼记·月令》-食菽与雞。 、 《礼记·曲礼》-雞曰翰音。 、 《易·说卦传》-巽为雞。 、 《周礼·大宗伯》-工商执雞。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鸡犬相闻。 、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鸡栖于厅。
【组词】
鸡男、 鸡坊、 鸡肤、 鸡鹜
3.
【陶】
窑灶。 同: 窑
【引证】
《一切经音义》-《集训》:“陶,烧瓦器土室也。”
4.
【犬】
(象形。“犬”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狗)。
同本义。古时特指大狗,后来犬、狗通名。
【引证】
《说文》-犬,狗之有县蹏者也。象形。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 、 《礼记·曲礼》。疏:“大者为犬,小者为狗。”-效犬者,左牵之。 、 《礼记·月令》-食麻与犬。 、 《洪范五行传》-时则有犬祸。 、 《聊斋志异·狼三则》-犬坐于前。
【组词】
牧羊犬;猎犬;警犬;玩赏犬;挽曳犬;皮肉用犬;犬羊、 犬马、 犬人、 犬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