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4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47:10
手机:手机是一种便携式电子通信设备,主要用于语音通话和数据传输,如发送短信、上网浏览、拍照等。它通常包含一个触摸屏或按键界面,用于用户操作。
手机一词源于“移动电话”的简称,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从最初仅能进行语音通话的设备,演变为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智能设备。
手机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通信工具,也是社交、娱乐和工作的平台。在某些文化中,手机甚至被视为身份和时尚的象征。
手机常常引发人们对现代科技便利性的赞赏,同时也可能带来对隐私泄露和过度依赖技术的担忧。
个人经历中,手机是日常不可或缺的工具,无论是工作沟通还是休闲娱乐,手机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诗歌中,手机可以被描绘为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
手机,小小的盒子, 藏着千言万语, 在指尖轻触间, 传递着温暖与思念。
手机启动时的铃声,屏幕上的图标和界面设计,都能引发强烈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mobile phone”或“smartphone”,德语中的“Handy”,手机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式相似,但具体称谓和使用习惯可能有所不同。
手机作为现代科技的产物,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沟通模式。它不仅是技术进步的象征,也是文化交流的工具。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手机”这一词汇,对于把握现代社会脉搏至关重要。
1.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2.
【机】
木名。桤木树。
【引证】
《说文》-机,机木。从木,几声。 、 《山海经·北山经》。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单狐之山多机木。 、 左思《蜀都赋》-春机杨柳。
几案,小桌子。 同: 几
【引证】
《易·涣》。注:“承物者也。”-奔其机。 、 《庄子·秋水》-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 、 《左传·昭公元年》-围巾几(机)筵。
【组词】
机杖、 机案、 机筵、 机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