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12 05:2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5:24:02
手机报:指的是通过手机接收的新闻、资讯或其他信息的服务,通常以短信、彩信或应用程序推送的形式呈现。它是一种移动媒体,使用户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最新的新闻和信息。
手机报的概念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而出现。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报的形式也从最初的短信、彩信发展到了现在的应用程序推送。
手机报的兴起反映了信息时代的特点,即信息的即时性和可访问性。它改变了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使得新闻消费更加个性化和便捷。
手机报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可能是便捷、即时和现代感。它也可能引发对信息过载的担忧,以及对传统阅读习惯消失的怀念。
在日常生活中,手机报是我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之一。无论是在通勤路上还是在等待时,我都能通过手机报了解最新的新闻动态。
在诗歌中,手机报可以被用来象征现代生活的节奏和信息的流动:
手机报,信息的河流, 在指尖流淌,不停歇。 新闻的浪花,日复一日, 编织着世界的脉络。
手机报的视觉联想可能是手机屏幕上滚动的文字和图片,而听觉联想可能是手机通知的提示音。
在不同语言中,手机报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功能——通过手机获取新闻和信息——是普遍的。
手机报作为一种现代信息获取方式,对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提供了便捷的新闻服务,还反映了信息时代的变化。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手机报这一词汇,有助于我更好地理解和适应现代社会的沟通方式。
1.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2.
【机】
木名。桤木树。
【引证】
《说文》-机,机木。从木,几声。 、 《山海经·北山经》。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单狐之山多机木。 、 左思《蜀都赋》-春机杨柳。
几案,小桌子。 同: 几
【引证】
《易·涣》。注:“承物者也。”-奔其机。 、 《庄子·秋水》-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 、 《左传·昭公元年》-围巾几(机)筵。
【组词】
机杖、 机案、 机筵、 机榻
3.
【报】
(会意。从帇,从阜,金文字形,左边象刑具形,即“帇(niè)”。右象手按人使之跽跪意,即“阜”,读fǔ。组合在一起表示治人罪之意。本义:断狱,判决罪人)。
同本义。
【引证】
《汉书·胡建传》-辟报故不穷审。 、 《后汉书·鲁恭传》。注:“谓奏请报决也。”-报囚。 、 《韩非子·五蠹》-报而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