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0: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0:45
干手机:干手机是一种安装在洗手间或公共洗手区域的设备,用于在洗手后快速干燥双手。它通常通过高速旋转的热风或冷风来去除手上的水分。
干手机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科技的发展,从最初的纸巾到后来的热风干手机,再到现在的感应式冷风干手机,技术不断进步,使用更加便捷和卫生。
在现代社会,干手机已成为公共场所卫生设施的标准配置,反映了社会对卫生和便利性的重视。在一些文化中,干手机还被视为节能减排的环保设备。
干手机通常让人联想到清洁和卫生,但也可能因为噪音或使用不便而引起不满。在某些情况下,它可能成为讨论现代生活便利性和技术进步的话题。
在旅行中,我经常注意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干手机类型和使用体验的差异,这让我对全球卫生设施的标准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诗歌中,干手机可以被比喻为现代生活的象征,快速、高效但又略显冷漠:
风,从金属的喉咙呼啸而出, 瞬间吞噬了水珠的泪痕, 留下双手,在寂静中颤抖。
干手机的视觉联想通常是白色或银色的金属外壳,而听觉联想则是其特有的风声或电机运转声。
在不同国家,干手机的普及程度和类型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欧洲和北美普遍使用热风干手机,而在亚洲,感应式冷风干手机更为常见。
干手机作为一个现代卫生设施,不仅体现了技术进步,也反映了社会对卫生和便利性的追求。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类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描述和讨论现代生活。
1.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
2.
【手】
(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今人舒之为手,卷之为拳。其实一也。故以手与拳二篆互训。”-手,拳也。 、 《易·说卦》-艮为手。 、 《素问·阴阳别论》。注:“手谓气口。”-三阴在手。 、 《礼记·少仪》。注:“手拜,手至地也。”-则不手拜。 、 《公羊传·宣公六年》注-头至手曰拜手。 、 《诗·邶风·北风》-携手同行。 、 、 《诗·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组词】
手纽、 手杻、 手脚了得、 手帕交、 手击子、 手本、 手式、 手灵、 手械、 手梏、 手格、 手理
3.
【机】
木名。桤木树。
【引证】
《说文》-机,机木。从木,几声。 、 《山海经·北山经》。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单狐之山多机木。 、 左思《蜀都赋》-春机杨柳。
几案,小桌子。 同: 几
【引证】
《易·涣》。注:“承物者也。”-奔其机。 、 《庄子·秋水》-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 、 《左传·昭公元年》-围巾几(机)筵。
【组词】
机杖、 机案、 机筵、 机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