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3:40
词汇“暮衰”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暮”和“衰”。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暮衰”字面意思是指在晚年或接近结束时出现的衰弱或衰退状态。它通常用来描述人或事物在生命周期末端的状态,带有一定的负面情感色彩。
“暮”字最初指日落时分,后来引申为晚年;“衰”字则指力量减弱或衰退。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暮衰”这个词汇,用来形容在晚年或结束时的衰退状态。
在**传统文化中,“暮衰”常常与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怀联系在一起。社会对老年人的态度和政策也会影响这个词汇的使用和理解。
“暮衰”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种哀伤和无奈的情感,让人联想到生命的有限和不可避免的衰退。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家中长辈身体逐渐显现暮衰的情况,这时候“暮衰”这个词汇就能准确地表达这种状态。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暮衰”来营造一种哀而不伤的氛围,如:“暮衰的枝头,挂着最后的果实,静静等待冬日的降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decline”或“senescence”,它们也有衰退的含义,但不一定特指晚年。
“暮衰”这个词汇在描述生命周期末端的状态时非常贴切,它不仅传达了生理上的衰退,也反映了文化和情感上的复杂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生命的不同阶段。
1.
【暮】
(形声。从日,莫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
同本义。
【引证】
《论衡·明雩》-暮者,晚也。 、 《庄子·齐物论》-朝三而暮四。 、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 、 《乐府诗集·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 《韩非子·难一》-今朝至,暮变。 、 宋·苏轼《石钟山记》-至莫夜月光明。 、 唐·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组词】
暮天、 暮雨、 暮途、 暮烟、 暮暮、 暮鼓、 暮暗
2.
【衰】
(会意。从衣,从冄(rǎn)。“冄”象草毛茸茸的样子。是“蓑衣”的“蓑”的本字。(suǒ)本义:蓑衣。)。
力量减退,衰落,没落。与“盛”相对。
【引证】
《素问·疟论》。注:“谓病衰退也。”-衰则气复反入。 、 《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组词】
衰末、 衰旺、 衰季、 衰废、 衰宗、 衰门、 衰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