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4:43
词汇“暮纪”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个词汇的可能含义和用法。
“暮纪”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晚年的时代”或“末期的时间”。其中,“暮”通常指日落时分,引申为晚年或末期;“纪”可以指一段时间或一个时代。
由于“暮纪”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一个时代的结束或一个人的晚年。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见。
“暮纪”的词源较为简单,由“暮”和“纪”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纪”有时指代一个较长的时间段,而“暮”则一直有晚年的含义。
在**传统文化中,晚年往往被赋予一种宁静、回忆和总结的意味。因此,“暮纪”可能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一个时代的结束。
“暮纪”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可能是哀愁、宁静或深沉。它让人联想到日落、晚年和结束,这些都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
由于“暮纪”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暮纪”来营造一种时光流逝、岁月静好的氛围:
暮纪的钟声轻轻敲响,
回忆在晚风中飘荡。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夕阳下的老人坐在摇椅上,静静地看着远方,这样的画面与“暮纪”的含义相契合。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暮纪”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late period”或“old age”可以传达相似的含义。
“暮纪”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能够丰富语言的表达,尤其是在文学创作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提升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暮】
(形声。从日,莫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
同本义。
【引证】
《论衡·明雩》-暮者,晚也。 、 《庄子·齐物论》-朝三而暮四。 、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 、 《乐府诗集·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 《韩非子·难一》-今朝至,暮变。 、 宋·苏轼《石钟山记》-至莫夜月光明。 、 唐·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组词】
暮天、 暮雨、 暮途、 暮烟、 暮暮、 暮鼓、 暮暗
2.
【纪】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己声。本义:散丝的头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纪,别丝也。 、 《白虎通》-三纲六纪。纪者,理也。 、 《礼记·礼器》。注:“丝缕之数有纪。”-众之纪也。 、 《墨子·尚同上》-譬若丝缕之有纪,网罟之有纲。 、 《淮南子·泰族训》-茧之性为丝,然非得工女煮以热汤而抽其统纪,则不能成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