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5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54:12
词汇“暮迟”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暮迟”字面意思是指傍晚时分,天色已晚,时间较迟。基本含义是描述一天即将结束的时刻,常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如感慨时光流逝、日暮途穷等。
“暮迟”由“暮”和“迟”两个字组成。“暮”指傍晚,“迟”指时间晚。在古代汉语中,“暮迟”常用来形容时间晚,后来逐渐演变为特指傍晚时分。
在**传统文化中,“暮迟”常与诗词、绘画等艺术形式相结合,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暮迟”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宁静、沉思和感慨。它让人联想到夕阳、归鸟、静谧的乡村等画面,引发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旅行中,看到暮迟时分的山景,那种宁静和美丽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诗歌: 暮迟的钟声, 在山谷中回荡, 夕阳的余晖, 洒在古老的石阶上。
故事: 在那个暮迟的傍晚,老人坐在门前的摇椅上,望着远方的山峦,回忆着过去的岁月。
在英语中,“暮迟”可以对应为“dusk”或“twilight”,它们在表达傍晚时分的同时,也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和文学意味。
“暮迟”是一个富有诗意和情感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时间,更蕴含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暮迟”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升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1.
【暮】
(形声。从日,莫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
同本义。
【引证】
《论衡·明雩》-暮者,晚也。 、 《庄子·齐物论》-朝三而暮四。 、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 、 《乐府诗集·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 《韩非子·难一》-今朝至,暮变。 、 宋·苏轼《石钟山记》-至莫夜月光明。 、 唐·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组词】
暮天、 暮雨、 暮途、 暮烟、 暮暮、 暮鼓、 暮暗
2.
【迟】
(形声。本义:慢慢走)。
同本义。泛指慢。
【引证】
《说文》-迟,徐行也。 、 《广雅》-迟,缓也。 、 《诗·小雅·楚茨》-废彻不迟。 、 《诗·邶风·谷风》-行道迟迟。 、 《易·归妹》-迟归有待。 、 《荀子·宥坐》-陵迟故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组词】
迟徐、 迟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