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9:10
“暮老”是一个汉语词汇,由“暮”和“老”两个字组成。字面意思指的是接近晚年或老年的状态,通常用来形容人到了生命的晚期,接近生命的尽头。
在文学中,“暮老”常常用来描绘人物的晚年生活,营造一种沧桑、沉思的氛围。例如,在古典诗词中,可能会用“暮老”来形容一位老人的孤独或对往事的回忆。
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老年”、“晚年”等更为直接的表达。
在专业领域,如医学或社会学,可能会使用“暮老”来讨论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或社会福利政策。
同义词:老年、晚年、老迈 反义词:青春、少年、青年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暮老”更强调的是接近生命终点的状态,而“老年”和“晚年”则更侧重于年龄阶段。
“暮老”这个词汇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其词源可以追溯到《诗经》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基本含义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使用频率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在**传统文化中,“暮老”常常与尊敬老人、孝道等价值观联系在一起。在现代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暮老”也成为了社会政策和健康管理的重要议题。
“暮老”这个词汇往往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沉思,让人联想到夕阳、落叶、孤独等意象。它也可能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会在探望长辈或参与老年社区活动时遇到与“暮老”相关的情境,这些经历可能会加深对这个词汇的理解和情感联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暮老的树,见证了岁月的流转,枝头挂满了回忆的果实。”
结合图片,可能会联想到一位老人坐在摇椅上,望着窗外的夕阳;结合音乐,可能会选择一些缓慢、抒情的旋律,如古典音乐中的慢板。
在英语中,与“暮老”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old age”或“senior years”,但在表达上可能没有“暮老”那种诗意和深沉的情感色彩。
“暮老”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个生命阶段,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把握语言的细腻之处,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理解。
1.
【暮】
(形声。从日,莫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
同本义。
【引证】
《论衡·明雩》-暮者,晚也。 、 《庄子·齐物论》-朝三而暮四。 、 《楚辞·离骚》-恐美人之迟暮。 、 《乐府诗集·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 《韩非子·难一》-今朝至,暮变。 、 宋·苏轼《石钟山记》-至莫夜月光明。 、 唐·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组词】
暮天、 暮雨、 暮途、 暮烟、 暮暮、 暮鼓、 暮暗
2.
【老】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手里拿着拐杖的老人形。本义:年老,衰老)。
五十至七十岁的高龄。
【引证】
《说文》-老,考也。七十曰老。 、 《礼记·曲礼》-七十以上曰老。 、 《国语·吴语》。注:“六十曰耆,七十曰老。”-有父母耆老而无昆弟者以告。 、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注:“六十称耋,七十称老。”-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 、 《楚辞·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 、 《管子·海王》注-六十以上为老男,五十以上为老女。 、 《后汉书》-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组词】
老钝、 老家人、 老院子、 老丹青、 老行、 老姐、 老杜、 老羸、 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