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2:19
公投(Referendum)是指由全体公民通过投票的方式,对某一特定议题或提案进行直接表决的民主程序。这种形式通常用于决定国家或地区的重大政策、宪法修正、国际条约的批准等事项。
公投一词源自拉丁语“referendum”,意为“必须被报告”。在1*世纪的英国,这个词开始被用来指代议会需要“报告”给国王的事项。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逐渐演变为现代的全民投票形式。
公投在许多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那些强调直接民主的国家。例如,瑞士经常使用公投来决定政策问题,这反映了其对直接民主的重视。
公投往往与民主、参与和责任感等正面情感相关联。然而,它也可能引发关于民意是否总能做出最佳决策的争议和担忧。
在个人经历中,公投可能是一次参与国家或社区重大决策的机会,也可能是一次观察和学*民主过程的宝贵经验。
在诗歌中,公投可以被描绘为“民意的潮汐,在投票箱中涌动”,象征着集体意志的力量。
公投可能让人联想到投票站、选票和计票的场景,以及与此相关的讨论和辩论的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公投的形式和重要性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某些国家,公投可能是一种常规的政治工具,而在其他国家则较为罕见。
公投作为一种民主实践,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参与权,也反映了社会对直接民主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公投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民主制度的内涵和运作方式。
1.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2.
【投】
(会意。从手,从殳。殳(shū),古兵器。合起来表示手拿兵器投掷。本义:投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投,擿(掷)也。 、 《左传·昭公五年》-受其书而投之。 、 《诗·大雅·柳》-投我以桃。 、 《礼记·曲礼上》-毋投与狗骨。 、 《楚辞·招魂》-投之深渊些。 、 《汉书·贾谊传》-欲投鼠而忌器。 、 《史记·魏公子列传》-以肉投馁虎。 、 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作投击势。 、 《聊斋志异·狼三则》-投以骨。 、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孤羊投群狼。
【组词】
投兵、 投注、 投食、 投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