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0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03:21
方案:指为解决某个问题或达成某个目标而制定的计划或策略。它通常包括一系列具体的步骤、方法和时间表。
方案一词源自汉语,早期多用于军事和政治领域,后来逐渐扩展到各个行业和日常生活。在现代汉语中,方案的含义更加广泛,几乎可以应用于任何需要计划和策略的场合。
在**文化中,方案常常与“谋略”和“智慧”联系在一起,强调计划和策略的重要性。在社会发展中,方案的制定和执行能力被视为个人和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
方案这个词给人一种有序、计划性和可控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周密的思考和精心的准备,有时也可能带来压力,因为方案的失败可能意味着计划的失败。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需要制定各种方案,比如旅行方案、学*方案等。这些方案帮助我更好地组织时间和资源,提高效率。
诗歌:
在晨曦的微光中,
我绘制着未来的方案,
每一步都精心计算,
希望在时光的河流中,
找到成功的彼岸。
视觉联想:方案可能让人联想到一张详细的流程图或时间表,上面标满了各种任务和截止日期。 听觉联想:方案的讨论可能伴随着会议室中的讨论声和白板笔的沙沙声。
在英语中,“方案”可以对应为“plan”或“scheme”。虽然基本含义相似,但在某些语境下,“scheme”可能带有更强烈的阴谋或不正当计划的意味。
方案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帮助我们组织思维和行动,还体现了计划和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关键作用。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意识到方案在日常生活和专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
1.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2.
【案】
(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同本义。
【引证】
《史记·田叔列传》-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 、 《后汉书·梁鸿传》-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组词】
捧案;案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