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0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7:59
汉语拼音方案 是指一套用于标注汉字发音的系统,它通过拉丁字母(罗马字母)来表示汉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以便于学*者掌握汉语的发音规则。汉语拼音方案最著名的是1958年由**政府正式颁布的《汉语拼音方案》,它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标准拼音系统。
在不同的语境中,“汉语拼音方案”的使用有所不同:
汉语拼音方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的**学者开始尝试用拉丁字母来表示汉语的发音。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最终在1958年形成了现行的《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的推广和应用,对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促进汉语的国际传播以及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都有着重要意义。它是**现代语言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学汉语的外国人来说,汉语拼音方案是他们接触和学汉语的第一步,可能会带来一种新鲜感和挑战感。对于**人来说,汉语拼音方案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能会带来一种熟悉和亲切的感觉。
在教授外国朋友学*汉语时,我经常使用汉语拼音方案来帮助他们正确发音。通过实践,我发现汉语拼音方案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
在创作一首关于学*汉语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汉语拼音方案:
拼音字母,声母韵母,
学*汉语,第一步。
声调起伏,音节清晰,
汉语之美,由此启。
在视觉上,汉语拼音方案可以让人联想到整齐排列的拉丁字母表,而在听觉上,它可以让人联想到汉语发音的多样性和韵律美。
与其他语言的拼音系统相比,汉语拼音方案的特点在于它需要表示四个不同的声调,这是其他许多语言拼音系统所没有的。
汉语拼音方案是学汉语的重要工具,它不仅帮助外国人学汉语,也促进了汉语的国际传播。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教学中,汉语拼音方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资源,它极大地提高了学效率和交流的准确性。
1.
【汉】
(会意。从水難(省去隹)声。音熯。本义:水名。即汉水)。
同本义,又叫汉江,长江的最大支流。
【引证】
《说文》-汉,汉水也。上流曰漾。 、 《韩非子·五蠹》-徐偃王处汉东。 、 《列子·汤问》-达于汉阴。 、 、 《资治通鉴》-收众汉南。
【组词】
汉女、 汉津、 汉阴、 汉渚
2.
【语】
告诉,使知道。
【引证】
《左传·隐公元年》-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 《论语·阳货》-吾语女。 、 《三国志·方使传》-若引其许,若至,语人。 、 晋·干宝《搜神记》-夫语妻曰:“为王作剑,三年乃成…往必杀我。”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贫者语于富者曰…
【组词】
语言、 语其友;不以语人
3.
【拼】
绑。
【引证】
《水浒传》-武松定睛看时,却是两个人,把虎皮缝做衣裳,紧紧拼在身上。
随从。
【引证】
《尔雅》。郭璞注:“为随从。”-拼,从也。
4.
【音】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 、 《白虎通·礼乐》-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 、 《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 、 《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夫音,乐之舆也。 、 《庄子》-鸡狗之音相闻。 、 宋·苏轼《石钟山记》-北音清越。 、 清·姚鼐《登泰山记》-鸟兽音迹。
【组词】
音颡、 音强、 音制、 音频
5.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6.
【案】
(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同本义。
【引证】
《史记·田叔列传》-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 、 《后汉书·梁鸿传》-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组词】
捧案;案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