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9:31
才短思涩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才华不足,思维迟钝”。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思维不够敏捷,表达能力差,难以应对复杂的问题或任务。
在文学作品中,才短思涩 可能用来描述一个角色在面对挑战时的无能为力,或者在辩论中处于劣势。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批评某人的能力不足,或者自嘲自己的不足。在专业领域,如教育或人力资源管理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评估一个人的潜力或能力。
才短思涩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古代对人才评价的一种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描述个人能力不足的常用表达。
在传统文化中,对个人的才华和智慧有着较高的评价。因此,才短思涩** 这个成语在社会交往中常用来提醒个人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思维。
这个词汇带有一种负面评价的情感,让人联想到无助和挫败感。在使用时,需要考虑到对方的感受,避免伤害他人。
在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需要快速学和适应新技能的情况。那时,我意识到自己在某些领域可能显得才短思涩,因此我努力通过学和实践来提升自己。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月下独酌,思绪如潮,却才短思涩,难以成诗。”
想象一个在寂静的图书馆中,一个人面对着堆积如山的书籍,眉头紧锁,这幅画面可以很好地体现“才短思涩”的意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acking in wit and intelligence”,但这种表达不如成语那样简洁和富有文化内涵。
才短思涩 这个成语提醒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重要的是认识到这些局限并努力克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升沟通效果。
今人作平澹诗,乃~,格卑调哑。
1.
【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才,草木之初也。
2.
【短】
(会意。从矢,豆声。从“矢”,表示短不短可以用矢来量。古代弓长箭短,量长的用弓作标准,量短的用箭作标准。本义:不长)。
同本义 。指两端距离小。与“长”相对。指空间或指时间。
【引证】
《说文》。按,短,不长也。-短,有所长短,以矢为正。 、 《吕氏春秋·长见》。注:“近也。”-以其长见与短见也。 、 《荀子·非相》-帝尧长,帝舜短,文王长,周公短,仲尼长,子弓短。 、 《战国策·赵策》-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组词】
短趁、 短盘驴子、 短盘、 短票、 短绠、 短梦
3.
【思】
多胡须的样子
【组词】
于思
4.
【涩】
(形声。从水,歰声。声符(歰sè)为本字,象四只脚两两相抵,表示不滑,是会意字。本义:不滑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濇,不滑也。 、 《素问·至真要大论》-短而濇。 、 《一切经音义》-濇,文歰,今作澀,不滑也。 、 刘禹锡《砥石赋·序》-始余有佩刀甚良,至是涩不可拔。
【组词】
涩噎、 涩道、 涩巴巴、 涩浪、 涩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