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3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39:07
才秀人微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才华出众但地位卑微”。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具有非凡才能或卓越才华的人,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社会地位或知名度并不高。
在文学作品中,才秀人微 常用来描绘那些被社会忽视或边缘化的天才,如某些小说中的主人公,他们可能因为出身、环境或其他社会因素而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人才能的赞赏,同时对其社会地位的同情或不平。在专业领域,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那些在学术或艺术上有显著成就但未获得广泛认可的个体。
才秀人微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文学,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人才的评价和地位的看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文学作品,也广泛应用于日常交流和现代媒体中。
在传统文化中,才秀人微** 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重视与对不公平现象的批判。这个成语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人才的尊重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使用才秀人微 这个词汇时,常常带有一种对不公的感慨和对才华的赞赏。它让人联想到那些默默无闻却才华横溢的人,激发人们对他们的关注和支持。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几位同事,他们在专业领域有着深厚的知识和技能,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贡献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才秀人微 的现实意义。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这喧嚣的世界里,
才秀人微,如星辰隐于夜空。
他们的光芒,虽不耀眼,
却照亮了前行的路。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孤独的身影在昏暗的灯光下默默工作,周围是堆满书籍和笔记的桌子。这样的场景让人联想到那些才秀人微的人,他们的努力和才华在寂静中绽放。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diamond in the rough”(未经雕琢的钻石),用来形容那些有潜力但尚未被发现或认可的人。
才秀人微 这个成语不仅是对才华的赞美,也是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它提醒我们关注那些被忽视的人才,鼓励我们为他们的才华和努力提供更多的认可和支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社会现象,更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情感和观点。
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
1.
【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才,草木之初也。
2.
【秀】
(会意。石鼓文,上为“禾”,下象禾穗摇曳。本义:谷物抽穗扬花)。
同本义。
【引证】
《尔雅》-荣而实者谓之秀。 、 《广雅》-秀,出也。 、 《诗·大雅·生民》-实发实秀,实坚实好。
【组词】
秀发、 秀穗、 秀而不实
3.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4.
【微】
(会意。从彳(chì);--(wēi)声。本义:隐秘地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微,隐行也。 、 《左传·襄公十九年》-崔杼微逆光。
【组词】
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