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13: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13:31
词汇“式遏寇虐”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特定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短语。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
综合起来,“式遏寇虐”指的是采取某种方法或策略来阻止和抑制敌人的残暴行为。
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同义词:
反义词:
词源:
历史演变:
特定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和影响:
情感反应或联想:
相关经历或故事:
融入诗歌、故事或其他创作中:
结合图片、音乐或视频:
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
对该词汇的理解:
*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
式恶寇虐,无俾民忧。
公严恭寅畏,底平四国,~,苛厉不作,是用锡公武贲之士三百人。
1.
【式】
(形声。从工,弋(yì)声。工有“矩”的意思。本义:法度;规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式,法也。 、 《周书·谥法》-式,法也。 、 《诗·大雅·下武》。传:“法也。”-下士之式。 、 《周礼·篔人》。注:“谓筮制作法式也。”-三曰筮式。 、 《周礼·典妇功》-掌妇式之法。 、 《周礼·太宰》。注:“谓用财之节度。”-九式。
【组词】
式度、 式则
2.
【遏】
(形声。从辵(chuò),曷声。本义:抑制;阻止,阻拦)。
阻止。
【引证】
《尔雅·释诂》-遏,止也。 、 《易·大有卦》-君子以遏恶扬善。 、 《书·汤誓》-夏王率遏众力。 、 《诗·周颂·武》-胜殷遏刘。 、 《诗·大雅·民劳》-式遏寇虐。 、 《列子·汤问》-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锄其直,遏其生气。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组词】
遏捺、 遏密、 遏讼、 遏塞、 遏刘
3.
【寇】
(会意。从宀(mián),表示与室家房屋有关,从元(人),从攴(pū),表示持械击打。意思是手持器械的人,侵犯到房子里来打人。本义:入侵;侵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寇,暴也。与败贼 同义(朋侵)。 、 《书·舜典》。传:“群行攻劫曰寇。”郑注:“强取为寇。”-寇贼奸宄。 、 《左传·文公七年》-凡兵作于内为乱,于外为寇。 、 《吕氏春秋·贵公》-大兵不寇。 、 《盐铁论·本议》-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 、 《资治通鉴》-吐蕃发十万兵寇西川。
【组词】
寇戎、 寇虐(侵掠残害之行)寇钞(攻劫掠夺、 寇剽、 寇钞、 寇攘、 寇窃
4.
【虐】
(会意。小篆字形。从虍(hǔ指虎头),爪人。即虎足反爪伤人。隶变后省略“人”字。本义:凶恶,残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虐,残也。 、 《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 、 《孟子·公孙丑上》-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 、 《聊斋志异·促织》-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
【组词】
虐世、 虐人、 虐暴、 虐焰、 虐行、 虐刻、 虐烈、 虐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