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1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11:58
听壁脚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偷听别人在墙壁另一侧的谈话。基本含义是指秘密地偷听他人的对话,通常是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试图获取他人的私密信息或秘密。
听壁脚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听”和“壁脚”组成,后者指的是墙壁的底部。在古代,由于建筑结构的限制,墙壁较*,容易听到隔壁的声音,因此形成了这个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听壁脚被视为不道德的行为,因为它侵犯了他人的隐私和信任。在现代社会,随着隐私权的重视,这种行为在法律上也可能构成侵权。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不诚实和不可靠的行为。它可能影响人们对某人的信任感,以及对隐私权的重视。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发现有人听壁脚,可能会感到愤怒和被侵犯,需要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隐私。
在诗歌中,可以将“听壁脚”作为一种隐喻,用来描述人们在生活中的窥探行为,增加诗歌的深度和复杂性。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悄悄地靠近墙壁,耳朵紧贴墙壁,试图捕捉另一侧的细微声音。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轻柔而紧张的背景音乐,增强这种偷听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eavesdropping”,意思是在不被允许的情况下偷听别人的谈话。不同文化中对这种行为的看法和法律处理可能有所不同。
听壁脚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明确的负面含义,涉及到隐私和信任的问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语言的细微差别,并在适当的情境中使用。
1.
【听】
(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听,聆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 、 《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行人驻足听。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 、 《资治通鉴·唐纪》-夜阑卧听风吹雨。 、 、 宋·辛弃疾《西江月》-听取蛙声一片。
【组词】
听知、 听受、 听言、 听真、 听直
2.
【壁】
(形声。从土,辟声。本义:墙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壁,垣也。 、 《风俗通》-壁亦土也。 、 张衡《思玄赋》-观壁垒于北落兮。 、 《汉书·司马相如传》-家徒四壁立。 、 《聊斋志异·促织》-徘徊四顾,见虫伏壁上。
【组词】
壁有耳、 壁中书、 壁观
3.
【脚】
传统戏曲中的人物类型。
【引证】
《说文》-崛,山短高也。 、 《埤苍》-崛,特立也。 、 张衡《西京赋》-神明崛其特起。 、 《文选·扬雄·甘泉赋》-洪台崛其独出兮。
【组词】
脚儿、 脚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