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9:31
天籁集:这个词汇由“天籁”和“集”两个部分组成。“天籁”通常指的是自然界中优美的声音,如鸟鸣、风声、流水声等,这些声音被认为是超越人造音乐的自然之美。“集”则意味着收集或汇编。因此,“天籁集”可以理解为收集或汇编自然界中优美声音的作品或集合。
在文学中,“天籁集”可能被用来形容一本收录自然声音的诗集或散文集,强调其内容的纯净和自然之美。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提到,通常会带有浪漫或理想化的色彩。在专业领域,如音乐学或环境声学,可能会使用“天籁集”来指代研究自然声音的文献或数据库。
同义词:自然之声集、自然音景集、自然乐章集 反义词:人造音集、工业噪音集、城市喧嚣集
“天籁”一词源自**古代文学,最早见于《庄子·齐物论》,用来形容自然界的声音。随着时间的推移,“天籁”逐渐被用来形容任何自然或超凡脱俗的声音。“集”作为动词和名词,自古以来就有收集和汇编的含义。
在**文化中,自然声音常被赋予哲学和美学上的意义,认为它们是宇宙和谐的体现。因此,“天籁集”在文化上可能被视为对自然美的赞颂和对现代社会噪音污染的反思。
提到“天籁集”,我联想到宁静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和鸟儿的歌唱。这种词汇带有一种宁静和治愈的情感,让人向往自然,渴望远离城市的喧嚣。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与过一个自然声音的录音项目,我们称之为“天籁集”。通过收集和编辑自然声音,我们希望人们能够通过听觉体验自然的美好,从而增强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天籁集”:
在晨曦的微光中,
我翻开《天籁集》,
鸟儿的歌声,
风的低语,
汇成一首无字的歌,
在心间轻轻回响。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坐在森林中,手中拿着一本名为《天籁集》的书,周围是鸟儿的歌唱和树叶的沙沙声。这种场景通过视觉和听觉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Nature's Symphony”或“Soundscapes of Nature”,它们都试图捕捉自然声音的美妙和多样性。不同文化中对自然声音的赞美和重视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存在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天籁集”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自然声音的美,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向往和尊重。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同时也激发了我对自然美学的探索和创作灵感。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籁】
(形声。从竹,赖声。本义:古代一种管乐器,三孔)。
同本义。
【引证】
《史记·司马相如传》。集解:“籁,箫也。”-吹鸣籁。 、 王勃《滕王阁序》-爽籁发而清风生。
【组词】
籁竽、 籁龠
3.
【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集,群鸟在木上也。 、 《尔雅》-集,会也。 、 《诗·唐风·鸨羽》-集于苞栩。 、 《诗·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
【组词】
集隼、 集凤
引申为停留。
【引证】
《国语》-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 、 《孟子·梁惠王上》-齐集有其一。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沙鸥翔集。 、 《聊斋志异·促织》-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可不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