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4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42:57
“天策上将”是一个汉语词汇,源自**古代的军事官职。字面意思是指在天策府中担任高级将领的职位。天策府是唐朝时期设立的一个军事机构,主要负责边防和对外征战。上将则是指高级将领,通常是军队中的最高指挥官之一。
在文学作品中,“天策上将”常被用来形容英勇善战、智勇双全的将领。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讨论或军事题材的作品中会经常出现。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军事学,这个词汇用于描述唐朝时期的军事制度和官职。
“天策上将”一词源自唐朝,天策府是唐朝为了加强对边疆的控制而设立的军事机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成为历史文献中的专有名词,用以指代那个特定时期的军事官职。
在**文化中,天策上将象征着军事才能和领导力。这个词汇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军事英雄。在社会背景中,它反映了唐朝时期的军事制度和边疆政策。
提到“天策上将”,人们可能会联想到英勇、智慧和权威。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崇高和尊敬的情感,因为它代表了历史上那些为国家安全和扩张做出贡献的将领。
在历史学*中,我曾深入研究过唐朝的军事制度,了解到天策上将这一职位的具体职责和历史影响。这个词汇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唐朝的军事历史。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战争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天策上将,挥剑指北,铁骑如潮,破敌如破竹。”
想象一位身披战甲的天策上将,站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这种场景可以通过历史剧或战争电影来视觉化,而战鼓和号角的声音则可以增强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军事职位如罗马的“执政官”或日本的“大将军”,虽然名称和职责不同,但都代表了军事领导和权威。
“天策上将”这个词汇不仅是一个历史名词,也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军事才能和领导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和文化,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
1.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2.
【策】
(形声。从竹,朿(cì)声。“朿”,指带有芒刺的植物,作“策”的声符,同时兼表字义。本义:竹制的马鞭(头上有尖刺))。
同本义。引申为驾驭马匹的工具,包括缰绳之类。
【引证】
《考工记·舟人》-軓前十尺而策半之。 、 《礼记·曲礼》-则仆执策立于马前。 、 《左传·文公十三年》-绕朝赠之以策。 、 《左传·襄公十七年》-左师为已短策。 、 《汉书·王褒传》-伤吻敝策。 、 《战国策·赵策》-齐闵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 、 唐·韩愈《杂说》-执策而临之。 、 汉·贾谊《过秦论》-振长策而御宇内。
【组词】
策辔、 策彗
3.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4.
【将】
愿;请求。用来表示礼貌上的尊敬。
【引证】
《诗·卫风》-将子无怒,秋以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