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53: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3:19
宜兴壶 是指产自江苏省宜兴市的一种陶制茶壶。宜兴壶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精美的外观和优良的保温性能而闻名,是传统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宜兴壶的制作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宋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宜兴壶的制作工艺不断改进,设计风格也更加多样化。紫砂泥的发现和应用是宜兴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宜兴壶在茶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是泡茶的工具,也是艺术品和收藏品。它体现了传统工艺的精湛和审美情趣。
宜兴壶常让人联想到宁静的茶室、悠闲的午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温馨、舒适和敬仰。
在日常生活中,宜兴壶常被用作送礼佳品,表达对收礼者品味和文化的尊重。同时,它也是家庭聚会时泡茶的理想选择。
在诗歌中,宜兴壶可以被描绘为时间的见证者:
“岁月流转,宜兴壶中, 茶香依旧,故事悠长。”
宜兴壶的图片常让人联想到古朴的陶艺和精致的工艺。在听觉上,提起宜兴壶可能会让人想到茶水倒入壶中的悦耳声音。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陶制茶壶也有其对应物,如日本的陶制茶壶(急须),但宜兴壶因其独特的紫砂材质和制作工艺而独具特色。
宜兴壶不仅是一种实用的茶具,更是*传统文化的象征。通过对宜兴壶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茶文化的精髓,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和发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宜兴壶这一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库,提升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1.
【宜】
(会意。从门之下一之上。甲骨文字形。象屋里俎上有肉的形状。本义:合适;适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宜,所安也。 、 《尔雅》-宜,事也。 、 《苍颉篇》-宜得其所也。 、 《诗·小雅·裳裳者华》-君子宜之。 、 《诗·周南·桃夭》-宜其室家。 、 《吕氏春秋·察今》-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宜矣,是适宜的了,是应该的了。)
【组词】
宜子、 宜民、 宜时、 宜春
煮熟可吃的肉。
【引证】
《诗·郑风》-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2.
【兴】
兴致,情趣。
【引证】
王勃《滕王阁序》-遥呤俯畅,逸兴遄飞。 、 、 宋·李清照《如梦令》-兴尽晚归舟。
【组词】
兴动、 兴兴头头、 兴头子、 兴辞、 兴会、 兴头起意、 兴子
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以他事引起此事叫起兴。又简称兴。
【引证】
清·洪亮吉《北江诗话一》-以及李杜元白诸大家,最多兴体。
【组词】
兴喻
3.
【壶】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壶形。本义:古代盛器)。
同本义 。深腹,敛口,多为圆形,也有方形、椭圆等形制。
【引证】
《说文》-壶,昆吾圆器也。 、 《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注:“礼器,腹方口圆曰壶,反之曰方壶,有爵饰。”-国子执壶浆。 、 《仪礼·聘礼》-八壶设于西序。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引壶觞。 、 《三国志·诸葛亮传》-箪食壶浆。 、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一片冰心在玉壶。 、 明·魏学洢《核舟记》-炉上有壶。
【组词】
壶瓶、 壶滥、 壶尊、 壶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