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1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19:24
“如诉如泣”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像在诉说,又像在哭泣。它形容声音悲切,充满哀怨,常用来描述音乐、诗歌或人的话语中流露出的深切悲伤和哀怨之情。
在文学作品中,“如诉如泣”常用来形容诗歌、歌曲或戏剧中的悲情表达,如“她的歌声如诉如泣,让人不禁动容”。在口语中,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话语或表情中透露出的悲伤情绪,如“他说话如诉如泣,显然是经历了极大的痛苦”。在专业领域,如音乐评论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评价某段音乐的情感深度和表现力。
“如诉如泣”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于情感表达的细腻描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的使用逐渐增多,成为描述悲伤情感的常用表达。
在中国文化中,悲伤和哀怨的情感表达一直被赋予深厚的文化意义。从古代诗词到现代文学,如诉如泣的情感表达一直是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元素,反映了中国人对于情感细腻描绘的传统。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深沉和哀伤。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流传下来的悲情故事和诗歌,以及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时所展现的坚韧和深情。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朋友的婚礼上听到一首如诉如泣的歌曲,它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和牺牲的故事,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音乐的力量和情感的共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如诉如泣,洒在寂静的湖面上,每一道波纹都诉说着夜的孤独。”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夜晚湖面的画面,月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结合音乐,我可以想象一段钢琴曲,旋律悠扬而悲伤,如同在诉说着一段深情的往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eart-wrenching”或“tear-jerking”,它们也用来形容那些触动人心的悲伤情感,但与“如诉如泣”相比,它们更侧重于情感的强烈和直接。
“如诉如泣”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情感在文学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它提醒我在表达情感时要细腻和深刻,同时也让我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更加注重情感的共鸣和体验。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1.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2.
【诉】
(形声。本义:告状;控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诉,告也。 、 《公羊传·昭公三十一年》-负孝公之周愬天子。 、 《战国策·齐策》-必东愬于齐。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组词】
起诉;上诉;公诉;诉呈、 诉权、 诉辩、 诉牒、 诉告
3.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4.
【泣】
(形声。从水,立声。本义:无声或低声地哭)。
同本义。
【引证】
《战国策·赵策》-持其踵为之泣。 、 唐·杜甫《石壕吏》诗-如闻泣幽咽。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连拜且泣。 、 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太监泣别。
【组词】
泣励、 泣詈、 泣血捶膺、 泣血、 泣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