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7:1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7:16:50
词汇“丹墀”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宫廷建筑的特定部分。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丹墀”指的是古代宫殿前涂有红色颜料的台阶或平台,通常用于表示宫廷的尊贵和庄严。
“丹墀”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丹”指红色,“墀”指台阶或平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逐渐减少,主要保留在文学和学术领域。
在**古代文化中,红色象征着吉祥和尊贵,因此丹墀作为宫廷建筑的一部分,体现了皇权的威严和神圣。
提到丹墀,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宫廷生活、皇权的威严和历史的厚重感。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在现代生活中,丹墀一词较少直接应用,但在参观故宫或其他古代宫殿时,可能会听到导游提及这个词,从而增加对古代建筑的了解和欣赏。
在创作一首诗或短篇小说时,可以利用丹墀来描绘一个古代宫廷的场景,增加作品的历史氛围和文化深度。
结合图片,可以看到古代宫殿前红色的台阶,给人一种庄严和尊贵的感觉。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宫廷的音乐或朝会的喧嚣。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丹墀”的词汇,但类似的建筑元素和象征意义在不同文化中也有体现,如欧洲的宫廷建筑。
“丹墀”作为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不多,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价值。了解和学*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
1.
【丹】
(象形。甲骨文字形,外面框框象矿井形,里边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表示那里有丹砂。本义:辰砂,朱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 、 《书·禹贡》-砺砥砮丹。 、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始州之国,有丹山。 、 《荀子·正论》-加之以丹矸。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入所罾鱼腹中。
【组词】
丹矸、 丹砂、 丹砾、 丹铅
2.
【魃】
旱魃,传说中能引起旱灾的鬼。
【引证】
《说文》-魃,旱鬼也。从鬼,犮声。 、 《诗·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 、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
【组词】
旱魃、 魃虐、 魃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