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2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23:21
“如许”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作副词,意思是“如此之多”、“这样”或“那样”。它用来强调数量、程度或方式。
在文学作品中,“如许”常用来增强描述的生动性和情感色彩,如“如许美景”表示“如此美丽”。在口语中,它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正式或文雅的对话中仍可见到。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科技文献中,它可能不太常见,因为这些领域更倾向于使用精确和客观的语言。
“如许”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在历史上相对稳定,没有发生显著的语义变化。
在**传统文化中,“如许”常用于诗词和文言文中,用以表达对事物数量或程度的感叹。在现代社会,它更多地出现在书面语中,较少用于日常口语。
“如许”给人一种文雅和古典的感觉,常用于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或对数量的惊讶。它能够增强语言的情感色彩和表现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写信或日记中使用“如许”来表达对某事的深刻感受或对某物的特别喜爱。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如许星辰,点缀夜空,如许思念,填满心房。”
想象一片繁星点点的夜空,或是悠扬的古琴声,这些都可以与“如许”带来的丰富和深远的联想相联系。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o many”或“such”,但它们没有“如许”那种文雅和古典的韵味。
“如许”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能够增强语言的情感色彩,还能在文学和正式的书面语中发挥重要作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对于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和理解古典文学作品都有重要意义。
1.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2.
【许】
(形声。从言,午声。本义:应允,许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听从其言也。-许,听也。 、 《吕氏春秋·首时》。注:“诺也。”-王子许。 、 《左传·隐公元年》-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 《武王伐纣平话》-[某]知公大贤,许我伐无道之君如何? 、 《书·金滕》-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 、 《列子·汤问》-杂然相许。 、 《战国策·魏策》-其许寡人。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不可不许。 、 诸葛亮《出师表》-遂许先帝以驱驰。
【组词】
特许;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准许;默许;许认、 许肯、 许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