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2:48
“如解倒悬”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如同解开倒挂着的人”,比喻解救危难或解除困境。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帮助他人摆脱极其困难或危险的境地。
在文学作品中,“如解倒悬”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或智者帮助他人摆脱困境的情景,强调其行为的高尚和及时。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类似的表达如“救人于水火”等则更为常见。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社会工作,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帮助弱势群体摆脱困境的行为。
同义词:
反义词:
“如解倒悬”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原文是“如解倒悬之急”,用来形容解救危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帮助他人摆脱困境被视为一种美德。这个成语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精神,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关爱。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仍然被用来赞扬那些在他人危难时刻伸出援手的人。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英雄主义、无私奉献和及时帮助。它鼓励人们在他人需要帮助时挺身而出,体现了社会和谐与互助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目睹一位邻居在暴雨中帮助一位老人修理漏水的屋顶,这种行为让我想到了“如解倒悬”这个成语,感受到了社区中的温暖和互助精神。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如解倒悬的手,温暖如春, 在寒冬中,点亮希望的灯。”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英雄在暴风雨中解救被困的村民,风雨交加的背景音乐加强了紧迫感和英雄主义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pull someone out of the fire”,虽然不完全等同,但也传达了类似的救助和解困的含义。
“如解倒悬”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更是一种文化价值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体现了人类社会的互助和关爱。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文化内涵。
救邯郸~,怎禁得按兵不遣。
1.
【如】
(会意。从女,从口。本义:遵从,依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从女,若省声。女子从人者也。-如,从随也。 、 《左传·宣公十二年》。杜预注:“如,从也。”-有律以如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 《柳宗元《三戒》-犬皆如人意。
【组词】
如命、 如志、 如令
2.
【解】
兽名。
【引证】
《太玄·难》。注:“獬豸者,直兽也。”-角解豸终。
【组词】
解豸
官署,官吏办事的地方。
【引证】
《韩非子》-事私门而完解舍。
【组词】
解舍
3.
【倒】
上下、前后颠倒。
【引证】
《礼记·曲礼》-倒筴侧龟于君前。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倒影江中。
【组词】
倒序、 倒用印、 倒错、 倒景、 倒三不着两
向相反方向移动。
【引证】
李贺《秦王饮酒》-酒酣渴月使倒行。
【组词】
倒车;倒回、 倒兵、 倒仰、 倒跟脚
4.
【悬】
(形声。从心,县声。本作“县”,象断首倒挂,后加“系”。假借为行政区域的“县”后,另加“心”字表示悬挂。本义:吊挂)。
同本义。
【引证】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悬者植梯接之。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以叵幅悬之。 、 清·张廷玉《明史》-倒悬之。
【组词】
悬丝诊脉、 悬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