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1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10:54
弃旧换新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放弃旧的,换成新的。它通常用来描述在物品、观念、*惯等方面进行更新换代的行为。
“弃旧换新”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字面意思直接反映了其含义。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限于物品的更换,也扩展到观念和*惯的更新。
在**文化中,“弃旧换新”常常与春节等传统节日联系在一起,象征着辞旧迎新,希望新的一年带来新的开始和好运。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进步、更新和希望。它鼓励人们不断追求更好的自己和生活。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多次经历弃旧换新的过程,比如更换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每次都带来新的体验和效率的提升。
在诗歌中,可以将“弃旧换新”融入到对季节更替的描写中:
春风拂面,万物复苏, 弃旧换新,生机勃勃。 枯枝抽新芽,旧梦换新篇, 岁月流转,希望永存。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丢弃旧家具,搬进新家具,房间焕然一新。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拆卸旧物品的声音和新物品组装的声音,象征着新的开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ut with the old, in with the new”,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含义相似,都强调了更新和进步的概念。
“弃旧换新”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描述了物质层面的更新,也象征着精神层面的成长和进步。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汇,我更加意识到不断更新和改进的重要性。
乃太师应绍汉禅,弃旧换新,将乘玉辇金鞍之兆也。
1.
【弃】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弃,捐也。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天之弃商也久矣。 、 王粲《七哀》-抛子弃草间。 、 苏洵《六国论》-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弃炮仓皇遁。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子孙弃者。 、 清·周容《芋老人传》-弃其妇。 、 《广东军务记》-弃甲投戈。 、
2. 【旧】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萑”(huān),鸱鸟类;下面是“臼”,作声符。本义:鸟名)。 鸺鶹,即猫头鹰。
3.
【换】
(形声。从手,奂(huàn)声。本义:互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换,易也。 、 《谷梁传·桓公元年》注-擅相换易。
【组词】
以帛换酒;换过子、 换了帖
4.
【新】
(形声。从斤,从木,辛声。据甲骨文,左边是木,右边是斧子。指用斧子砍伐木材。本义:用斧子砍伐木材。“新”是“薪”的本字)。
砍伐树木。
【引证】
《说文》-新,取木也。 、 章炳麟《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且彼亦知“新”之为义乎?衣之始裁为之“初”,木之始伐谓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