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5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57:41
词汇“条翮”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汉语。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条翮”进行分析:
“条翮”由两个字组成:
结合起来,“条翮”字面意思是指细长的鸟羽茎,或者可以引申为鸟的翅膀。
由于“条翮”是一个古雅的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能会出现,用以形容鸟的翅膀或者飞翔的状态。
“条翮”的词源较为古老,它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很少见到。
在古代文化中,鸟类常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自由、高远等。因此,“条翮”这个词汇也可能承载着这些象征意义。
对于我个人而言,“条翮”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古朴、优雅的情感联想,它让人想到古代文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诗意表达。
由于“条翮”在现代生活中不常用,我个人的经历中很少遇到与这个词汇相关的情境。
在创作中,可以将“条翮”融入到描述自然景物的诗句中,如“晨曦初照,条翮轻舞,鸟语花香”。
视觉上,“条翮”可能让人联想到轻盈的鸟羽在风中摇曳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鸟儿振翅飞翔时的细微声响。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条翮”的词汇,但描述鸟类翅膀的词汇是普遍存在的。
“条翮”是一个充满古韵的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已经非常有限。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丰富性和历史深度。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虽然我们可能不会频繁使用“条翮”,但了解它的存在和意义,对于提升语言素养是有益的。
1.
【条】
(形声。从木,攸(yōu)声。本义:小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条,小枝 也。 、 《尔雅》-桑柳丑条。 、 《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 陶潜《联句》-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 、 吴均《与朱元思书》-疏条交映。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养其旁条。
【组词】
条枚、 条枝、 条柯、 条修叶贯、 条叶、 条蔓、 条干
2.
【翮】
(形声。从羽,鬲(gé)声。本义:羽毛中间的硬管)。
尾羽或翼羽中那些大而硬的角质空心的羽轴。
【引证】
《说文》-翮,羽茎也。 、 《尔雅·释器》。郭注:“翮,鸟羽根也。”-羽本谓之翮。 、 《周礼·地官·羽人》-掌以时征羽翮之政于山泽之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