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5:01: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5:01:33
“只争旦夕”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只争取从早到晚的短暂时间。基本含义是指抓紧时间,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非常急迫或珍惜时间。
在文学作品中,“只争旦夕”常用来形容人物的紧迫感和对时间的珍惜,如在描述战争、竞赛或紧急任务时。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鼓励他人抓紧时间,不要拖延。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时间管理课程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强调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同义词:争分夺秒、抓紧时间、刻不容缓 反义词:拖拖拉拉、慢条斯理、悠闲自得
“只争旦夕”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旦夕之间,不可失也。”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成语,用来强调时间的紧迫性和珍贵性。
在文化中,时间被视为非常宝贵的资源,因此“只争旦夕”这个成语体现了人对时间的重视和对效率的追求。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强调效率和紧迫性的场合。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紧迫和焦虑,因为它强调了时间的有限性和任务的紧迫性。在联想上,我会想到那些为了目标不懈努力、不分昼夜工作的人们。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多次使用“只争旦夕”来提醒自己或他人不要浪费时间,尤其是在面临重要考试或截止日期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只争旦夕,不负韶华,岁月如梭,光阴似箭。”
视觉上,我可以联想到一个忙碌的办公室,人们匆匆忙忙地工作,电脑屏幕上不断滚动的数据。听觉上,可能是键盘敲击声和电话铃声交织在一起。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eize the day”或“make the most of the present moment”,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珍惜和利用当前时间的概念。
“只争旦夕”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时间的价值,也让我在表达紧迫感和珍惜时间时有了更精确的词汇。通过学和应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意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实践。
今朝宠命来首锡,掌枢衡只争旦夕。
1.
【只】
(指事。小篆字形。上为“口”,下面两点表示气向下。本义:句末语气词)。
用于句末,表示终结或感叹。
【引证】
《诗·鄘风·柏舟》-母也天只, 不谅人只!
2.
【争】
“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引证】
《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 、 《荀子·臣道》-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 、 《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理。士有争友,不为不义。
【组词】
争子、 争友、 争臣、 争引、 争弟
3.
【旦】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的样子。本义:天亮,破晓,夜刚尽日初出时)。
同本义。
【引证】
《诗·郑风·女曰鸡鸣》-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 《世说新语·贤媛》-夜穿墉以视之,达旦忘反。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 《左传·成公十六年》-旦而战,见星未已。 、 清·方苞《狱中杂记》-号呼达旦。 、 《乐府诗集·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组词】
旦日、 旦明
4.
【夕】
(指事。从月半见。本义:黄昏,傍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夕,莫也。 、 《诗·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 、 《周礼·大司徒》。司农注:“谓日跌景乃中立表之处,大东近日也。”-日东则景夕多风。 、 《书·洪范·五行》注-初昏为夕。 、 《周礼·地官·司市》-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 宋·陆游《置酒梅花下作短歌》-瘦影写微月,疏枝横夕烟。 、 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组词】
夕晖、 朝发夕至;夕霭、 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