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46: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6:40
“弱小”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思是指力量、能力或影响力不足,容易被他人或环境所影响或控制。它通常用来描述人、动物、组织或国家等实体的脆弱状态。
在文学中,“弱小”常用来描绘角色的无助和需要保护的形象,如童话故事中的小动物或孤儿。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体力或智力上的不足。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国际关系中,“弱小”可能指代一个国家的军事或经济实力相对较弱。
同义词中,“脆弱”更强调易受伤害的特性,“无力”则侧重于缺乏行动或抵抗的能力。反义词中,“强大”与“弱小”形成鲜明对比,指力量或能力的充足。
“弱小”由“弱”和“小”两个字组成,其中“弱”源自古代汉语,意为不强壮或不坚固,“小”则指尺寸或程度上的不足。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描述力量不足的词汇。
在许多文化中,“弱小”往往与需要保护和关怀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例如,在儿童文学和电影中,弱小的角色常常通过勇气和智慧最终战胜困难,传递出积极的信息。
“弱小”这个词可能引起同情和保护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需要帮助和支持的个体,激发人们的同情心和助人意愿。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志愿者活动中遇到一个弱小的孩子,他的无助和渴望被关注的眼神深深触动了我,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能力和机会去帮助他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风雨的洗礼下,那弱小的花朵依旧坚强地绽放,不屈不挠。”
视觉上,“弱小”可能让人联想到细小的植物在风中摇曳,或是瘦弱的小动物在寻找食物。听觉上,可能是微弱的呼救声或是轻柔的哭泣声。
在英语中,“弱小”可以对应为“weak and small”或“frail”,在不同文化中,对弱小的理解和对待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存在的是对弱者的同情和保护意识。
通过对“弱小”的深入学,我认识到这个词不仅仅描述了一个物理或心理状态,它还承载了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判断和情感色彩。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些细微差别对于准确传达信息和情感至关重要。
1.
【弱】
(会意。小篆字形,两把弯曲的弓,“彡”(shān)象毛羽之形,合起来表示柔弱。本义:气力小;势力差)。
同本义。与“强”相对。
【引证】
《说文》-弱,桡也。上象桡曲,彡象毛氂桡弱也。 、 《易·大过》-栋桡,本末弱也。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颉遇王子弱焉。 、 《淮南子·原道》-志弱而事强。 、 《孙子·谋攻》-辅隙者则国必弱。 、 《左传·哀公十年》-众散为弱。 、 《商君书·错法》-有土者不可以言贫,有民者不可以言弱。 、 《周书·武顺》-两争曰弱。 、 陈寿《隆中对》-然操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 《老子》-弱者道之用。 、 陶潜《游斜川》-弱湍驰文舫,闲谷矫鸣鸥。
【组词】
弱植、 弱道、 弱人、 弱湍、 弱力、 弱才、 弱孤、 弱门
2.
【小】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引证】
《说文》-小,物之微也。 、 《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小往大来。 、 《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彼所小言尽人毒也。 、 《诗·召南·小星》-嘒彼小星。 、 《诗·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 、 《书·康诰》-怨不在大,亦不在小。
【组词】
小鹿儿、 小录、 小伙伙、 小话、 小单拱儿、 小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