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0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01:12
词汇“漫散”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者特定语境下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漫”通常指广泛、无边际,而“散”则指分散、散开。结合起来,“漫散”可能指的是广泛分散或无序散布的状态。
“漫散”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可能是指某种物质或信息在空间中广泛而无序地散布或分布。
由于“漫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形容某种情感或思想的广泛传播;在科学或技术领域,它可能用来描述某种物质的扩散过程。
由于“漫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较为模糊。它可能是由“漫”和“散”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描述一种广泛分散的状态。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漫散”可能用来形容某种现象或事物的广泛传播,如谣言、病毒等。
“漫散”可能给人一种无序、混乱的感觉,也可能联想到某种不可控的扩散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漫散”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某种广泛分散的现象时,它可能是一个恰当的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漫散”来形容某种情感或景象的广泛传播,如:“爱意如星光漫散,照亮了夜的每一个角落。”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烟雾或雾气在空间中漫散的景象;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某种旋律在空间中广泛传播的感觉。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表达来描述广泛分散的状态。
“漫散”作为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其使用可能较为有限,但在特定语境下,它可以是一个恰当且形象的表达方式。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多样性和表现力。
1.
【漫】
(形声。从水,曼声。本义:水过满向外流)。
同本义。
【引证】
《三国志·吴主传》-诸山崩,鸿水溢。 、 《世说新语·文学》-譬如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流漫,略无正方圆者。 、 宋之问《自湘源至潭州衡山县》-渐见江势阔,行嗟水流漫。
【组词】
漫溢、 漫口、 水漫金山;漫溃、 漫泄、 漫流、 漫然、 漫滋、 漫衍
2.
【散】
(本义:分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散,杂肉也。 、 《后汉书·华陀传》-漆叶青黏散。谓药,石为屑杂和也。 、 《庄子·人间世》。注:“不在可用之数曰散木。”-散木也。 、 汉·贾谊《过秦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组词】
乌云散了;四散、 散盘、 散走、 散佚、 散没、 散众、 散亡、 散叛、 散流、 散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