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8:2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8:22:21
生物安全(Biosecurity)是指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控制和消除生物危害,包括病原体、有害生物、生物毒素等对人类健康、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威胁。这些措施可能涉及法律法规、技术手段、管理策略和公众教育等多个层面。
“生物安全”一词源于对生物危害的认识和管理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生物安全的概念不断扩展,涵盖了更广泛的领域和更复杂的问题。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生物安全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议题。例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等国际机构在疫情管理和生物安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生物安全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疾病、危险和防护措施,带来一种谨慎和警惕的情感反应。它提醒我们关注健康和安全,同时也可能引发对未知和不确定性的担忧。
在日常生活中,生物安全意识体现在个人卫生习惯、食品安全管理等方面。例如,在疫情期间,戴口罩、勤洗手成为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
在诗歌中,可以将生物安全比喻为守护生命的盾牌:
生物安全,守护生命的盾, 抵御无形之敌,守护家园的宁静。 每一滴消毒液,每一层防护衣, 都是对抗黑暗的勇气与决心。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生物安全的概念和表达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英语中,生物安全通常用“Biosecurity”表示,而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有不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生物安全是一个涉及广泛且不断发展的概念,它不仅关系到个人和社区的健康,也关系到全球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生物安全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生物威胁,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1.
【生】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生”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草木从土里生长出来;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 、 《广雅》-生,出也。 、 《广韵》-生,生长也。 、 刘巘《易义》-自无出有曰生。 、 《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生好物也。 、 《荀子·王制》-草木有生而无知。 、 《诗·唐风·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 《诗·小雅·信南山》-生我百谷。 、 徐光启《甘薯疏序》-种之,生且蕃。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多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组词】
生盛、 生化、 生骨、 生落、 生遂、 生荣、 生处、 生肌、 生条
2.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
3.
【安】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引证】
《尔雅》-安,定也。 、 《庄子·天地》-共给之为安。 、 《周书·谥法》-好和不争曰安。 、 《仪礼·少牢礼》-心皆安下切上。 、 《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 宋·苏洵《六国论》-然后得一夕安寝。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谢庄遂安。
【组词】
安睡;安寝;安抵、 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 安帖、 安席
4.
【全】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全,完也。 、 《周礼·考工记·王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