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5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7:20
忖夺(cǔn duó)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仔细考虑、思量或估量。它强调在做出决定或判断之前,对事物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评估。
忖夺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描述人物内心的思考过程,尤其是在面临重要决策时。在口语中,它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正式或书面语中仍然可以见到。在专业领域,如法律、商业决策等,忖夺可以用来描述对复杂情况的深入分析。
同义词:思量、考虑、斟酌、权衡 反义词:草率、仓促、轻率
忖夺的词源较为古老,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在现代汉语中有所减少,但在某些正式或文学语境中仍然保留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在传统文化中,忖夺**体现了对决策过程的重视,强调在行动之前应充分思考和评估。这种思维方式在儒家文化中尤为重要,强调“三思而后行”。
忖夺给人一种深思熟虑、稳重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一个安静、沉思的场景,可能是一个人在夜晚独自思考,或者在重要会议中认真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在做出重要决策时使用忖夺这个词来提醒自己要仔细思考。例如,在选择职业道路时,我会花时间忖夺每个选择的长期影响。
在诗歌中,忖夺可以用来描绘内心的波澜:
夜深人静时,心海波澜起,
忖夺千般事,月下独思量。
忖夺可以联想到一个安静的图书馆,一个人坐在窗边,手中拿着笔,眉头紧锁,似乎在深思熟虑。背景音乐可能是轻柔的钢琴曲,营造出一种沉思的氛围。
在英语中,忖夺可以对应为“ponder”或“contemplate”,虽然这些词在日常使用中更为常见,但忖夺在中文中保留了一种更为古典和正式的语感。
忖夺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思考的过程,还体现了对决策的重视。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忖夺提醒我在做出选择时要深思熟虑,避免轻率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