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3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35:05
词汇“下面”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在某个物体、地点或层次的较低部分或位置。它通常用来描述空间关系,指示某物位于另一物的下方或底部。
“下面”一词源自古代汉语,由“下”和“面”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诗经》中有“下民”一词,意指下层民众。随着时间的推移,“下面”的用法逐渐扩展,涵盖了更多的空间和层次关系。
在**文化中,“下面”有时也带有社会地位或层次的含义,如“下级”、“下属”等词汇,反映了社会结构中的等级关系。
“下面”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隐藏、未知或深邃的感觉。在某些情境下,它可能引发好奇或恐惧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下面”来指示物品的存放位置,如在整理房间时,我会说“把鞋子放在床下面”。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下面”:
月光洒在湖面下面, 银色的波纹轻轻摇曳, 深邃的水下,藏着古老的秘密。
结合图片,想象一片广阔的海洋,海面下面是五彩斑斓的珊瑚礁和游动的鱼群。结合音乐,可以是一首轻柔的海浪声,让人联想到海底的宁静与神秘。
在英语中,“下面”对应的词汇是“below”或“underneath”。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对于空间关系的描述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概念是相似的。
“下面”是一个非常基础且常用的词汇,它在描述空间关系时非常实用。通过对“下面”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以及它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在日常交流还是在文学创作中,掌握和运用好“下面”这个词,都能增强语言的准确性和表现力。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面】
(象形。甲骨文字形,里面是“目”字,外面表示面庞。“面”,在古代指人的整个面部。“脸”是魏晋时期才出现,而且只指两颊的上部,唐宋口语中才开始用同“面”本义: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面,颜前也。 、 《周礼·撢人》-使万民和说而正王面。 、 《周礼·司仪》-私面私献。 、 《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 、 《战国策·赵策》-必唾其面。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女之靧面。 、 明·魏学洢《核舟记》-椎髻仰面。
【组词】
面不厮睹、 颜面、 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