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5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54:29
史笔:指历史学家或史官在编纂历史时所采用的笔法和风格,强调客观、真实、公正地记录历史**。它也指那些能够准确、忠实地反映历史真相的文字记录。
史笔一词源自**古代的史官制度,史官负责记录国家大事和君主言行,强调记录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史笔逐渐成为评价历史著作和文字记录质量的标准。
在**文化中,史笔具有极高的地位,因为它代表了历史的真实性和传承。史笔的使用和评价标准也反映了社会对历史真实性的重视。
史笔给人以严肃、庄重、真实的情感联想。它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和时间的深远,以及对过去**的尊重和敬畏。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详细记录**的情况,那时我会尽量采用史笔的方式,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在创作一首诗时,我可以这样使用史笔:
岁月如史笔,
记录着沧桑与辉煌。
每一笔,每一划,
都是时间的见证。
史笔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卷轴、墨迹和沉重的历史书籍。视觉上,它可能与古朴的书法和装帧精美的古籍相关。听觉上,它可能与翻阅纸张的沙沙声和古老的钟声相联系。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historiography”(历史编纂学),强调历史写作的方法和风格,以及对历史**的解释和呈现。
史笔作为一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历史记录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也反映了文化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史笔的概念,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历史和文字记录的认识和尊重。
1.
【史】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古官名。职别各异。
【引证】
《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史,记事者也。 、 《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矧大史友内史友。 、 《易·巽》-用史巫纷若。 、 《礼记·聘礼记》-辞多则史。 、 《礼记·曲礼》-史载笔。 、 《谷梁传·宣公二年》-史狐书贼。 、 《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2.
【笔】
(会意。从竹,从聿。“聿”(yù),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秦制字。秦以竹为之,加竹。-筆,秦谓之筆。从聿从竹。 、 《礼记·曲礼》-史载笔,士载言。 、 清·林觉民《与妻书》-不能竟书而搁笔。
【组词】
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 笔帕之敬、 笔楮难穷